|
如果固守舊業務會不會被未來技術趨勢所淘汰?而弱化主要現金來源的舊業務、貿然進入一個新市場,如果失敗怎么辦?柯達的疑問你是否也有…… 131歲的柯達要破產了? 這個未經證實的爆炸性新聞近日來不啻在美國股市投下一枚炸彈。盡管伊士曼柯達公司(以下簡稱“柯達”)發言人第一時間對傳聞矢口否認,稱柯達沒有申請破產保護的意向。但懷疑的陰影卻不曾消散。消息傳出當日(9月30日),美國紐交所柯達股價下跌54%,市值更是一日內蒸發超過3億美元。資本市場固執的認為:這家曾以“柯達膠卷”紅遍世界的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麻煩。 而柯達則堅持“公司依然運行在正確的道路上”。柯達CEO彭安東說:“柯達現在面臨的一切沒有不能被克服的。” 是無奈墜落還是悄然崛起?對于百年柯達而言,此刻命懸一線。 柯達“霉運”連連 “柯達公司與Jones Day自2003年就已經展開密切合作。這并不是新聞。”柯達公司在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回復郵件中如此表述。 這家名為Jones Day的律師事務所正是引發此次“破產說”的“導火索”。美國媒體報道稱,柯達聘請該律所進行業務咨詢以權衡是否申請破產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Jones Day因精于重組及破產業務在華爾街享有不小的名頭,其較為早期的客戶有雷曼兄弟與克萊斯勒。 柯達表示,Jones Day“僅僅是合作幫助處理涉及公司轉型相關的各類法律事務”。他強調公司沒有任何申請破產的計劃。 一則微小的消息引發外界不詳聯想、繼而導致柯達股票直線跳水。這是一則偶然事件嗎?答案是“NO”。 自2003年9月柯達宣布戰略轉型后,萎靡不振的業績一直是其“難言之痛”。柯達最新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連續第5個季度虧損。事實上,在此之前,關于柯達破產的傳言就一直不斷。 柯達試圖通過專利訴訟和專利出售獲取收入以平衡當下的處境。 在過去131年中,柯達積累了1萬余項專利技術。早些時候,蘋果、谷歌等許多大公司就曾因涉嫌使用柯達專利被告上法庭。比如2010年,三星曾支付給柯達5.5億美元專利賠償。 在約兩個月前,柯達決定一口氣出售1100多項專利。這占去其專利總數目的10%。有機構估算這或將為柯達換取至少30億美元。眼下,柯達的市值才2億多美元。 面對柯達以上種種“示好”之舉,華爾街并不買賬。德意志銀行分析師Christ Whitemore說:“無論是現金流、收入增長還是整體增長,柯達都令人失望。” 不過也有反對的聲音。紐約金融分析師John H. Ford就稱:“柯達股票遭拋售是反應過激。”他認為柯達目前的市值和公司的資產價值有巨大的差距,“比如柯達擁有潛在價值約50億美元的1萬項專利,以及約1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等”。 轉型得失辯 爭執背后,關注焦點依舊是柯達至今尚未帶來轉機跡象的轉型策略。 曾經的柯達有多火?就像你會因為蘋果的不平凡,而牢牢記住“如果你沒有iphone,你就真的沒有iphone”這樣酷的廣告詞一樣,在上世紀90年代,“屬于你的家庭歡樂,柯達為你記錄”人人耳熟能詳。 從1888年第一部柯達照相機上市開始,柯達的成功神話一度延續了近百年。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這家百年公司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主營的膠卷業務占據了市場半壁江山份額,但外界“數碼化”的論調總不時傳來。對于作為行業龍頭的柯達來說,尤為糾結。 早在1989年,柯達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品化的數碼相機,柯達關于數碼技術亦積累了海量的專利。 彼時,柯達困惑的是:如果固守舊業務會不會被未來技術趨勢所淘汰?而弱化主要現金來源的舊業務、貿然進入一個新市場,如果失敗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