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訪團正在參觀山東廣播電視臺所獲得的各種獎杯。(燕雨 攝) ????大眾網濟南10月17日訊(記者 尹海洋)“讓老百姓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真正實現電影電視文化惠民,服務于民。”今天下午,“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走進山東省廣播電視臺,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劉長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山東影視的繁榮發展,最終目的是建設起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真正落實 ????牢握輿論導向,力做精品為大眾 ????“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新聞立臺。”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劉長允說,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山東電影電視領域精心組織了轉方式調結構、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等一系列重大宣傳活動,挖掘推出了王伯祥、崔學選、鄒樹軍、張廣秀等新的先進典型,為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撐。 ????“推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讓老百姓從看電視到用電視,在電視里學到知識。”劉長允說,電影電視作品是政策宣傳、文化宣傳的重要手段,但傳播的最終目的是讓老百姓從中受益。近年來,山東廣播電視臺不斷推出《陽光政務熱線》、《天下父母》、《新杏壇》、《生活幫》、《每日新聞》、《直播山東》等一批優秀欄目深受群眾喜愛。今年5月,中央領導同志李長春、劉云山分別對《天下父母》欄目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山東廣播影視工作者巨大鼓舞和鞭策。 ????深挖本土文化,實現“魯劇”新崛起 ????1984年,山東視臺憑借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榮獲第四屆飛天獎,20多年后的今天,這座獎杯依然莊重地擺放在山東廣播電影電視局的榮譽展臺上,而她的周圍則是20年來山東廣電系統所獲得的飛天獎、金鷹獎等各種獎杯。具有鮮明特色和優秀傳統的“魯劇”在新時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和百姓的喜愛。 ????“山東有著非常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孔孟儒家思想,有沂蒙紅色文化,我們就是要立足本土,挖掘山東本土的文化,打造有山東特色的電視劇。”劉長允說,山東豐富的文化資源為“魯劇”的崛起提供了創作基礎,打出了文化特色。“十一五”以來,山東相繼推出了電視劇《大染坊》、《鐵道游擊隊》、《闖關東》、《沂蒙》、《南下》、《北方有佳人》、《鋼鐵年代》,電影《沂蒙六姐妹》、《上學路上》等一大批藝術品質優秀、文化內涵豐富、地域文化色彩突出的精品力作,“魯劇”已成為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的著名文化品牌。在第28屆電視劇“飛天獎”評選中,山東榮獲10項大獎,其中《沂蒙》、《我們的八十年代》榮獲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搭建服務體系,實現“聲影”村村通 ????山東是人口大省,構建功能完善、覆蓋廣泛、群眾滿意的公共服務體系意義重大。劉長允介紹說,近年來,山東省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抓手,以農村為重點,不斷推進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廣播有聲、電視有影的村村通。2010年,全省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09%、97.88%,2008年提前兩年完成全省2067個20—50戶自然村“盲村”通廣播電視任務。“今年的重點工作是,著手組織開展2299個20戶以下自然村‘盲村’通廣播電視工作。”劉長允說。 ????“現在每個村每月至少能看一部電影。”劉長允介紹說,從2007年山東省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至今年6月,全省共放映公益電影305萬場,觀眾12.4億人次,已覆蓋全省95%以上的行政村,完成95個無線臺站128部轉播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發射設備的更新改造,有效擴大了中央廣播電視無線覆蓋。 ????“繼續做大做強山東電影電視產業,堅定正確的方向,推出優秀的作品,完善公共設施的建設,讓老百姓不斷從中受益,惠及于民。”劉長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