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73家文化事業單位轉企,三大集團8個月掙了近百億 ——山東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步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玉清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大眾網濟南10月17日訊(記者 尹玉濤)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啟動儀式上,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玉清介紹了山東文化體質改革、文化事業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情況。據了解 ????373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大眾日報等黨報完成發行體制改革 ????據高玉清介紹,到目前為止,山東經營性的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已經有373家,其中在出版、影視劇制作等領域的文化領域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文化行政管理和綜合執法改革方面,山東也是較早完成了改革任務。全省17個市和140個縣市區全部整合了文化出版,組建了文廣局,成立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人數由改革前的1100人增加到了2000余人。 ????同時,新聞單位改革進展順利。大眾日報和濟南、青島等17個市的黨報全部完成了發行體制改革,組建了專門的發行公司。大眾日報以資本和產權為紐帶,與濰坊報業集團、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實行了戰略重組,并且成立了半島傳媒有限公司。下一步,大眾報業集團還要在資源整合方面有新的突破。全省的廣電系統實行了兩局合一,廣電網絡整合基本完成,現在的用戶有1700萬。 ????“十一五”時期是山東公共文化投入最大的時期,特別是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山東的文化事業在公共文化基礎建設的力度加大,省博物館新館、青島大劇院、煙臺市文化中心、臨沂市文化中心、菏澤文化藝術中心等30多個重點文化設施已經建成,并且成為各個地域當中一個城市的新地標、新亮點。同時,在建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還有50多個。 ????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全省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廣播電視在“村村通”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戶戶通”。農村電影工程覆蓋全省95%以上的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累計服務超過了5000萬人次。現在已經建成了農家書屋3.5萬家,新農村覆蓋率超過了65%。 ????上半年文化產業增加值670億,建成或在建文化產業園區150個 ????高玉清介紹說,山東的文化產業規模近年來迅速膨脹。“十一五”期間,山東文化產業增加值現價年均增速達到18.79%,進入高速增長時期。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230億元,占GDP的3.12%,增速高于同期GDP增幅5.8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671.74億元,增長17.6%,增速高于GDP增幅6.5個百分點;濟南、青島兩市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百億元。 ????同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出版發行、廣播影視、演藝娛樂等傳統文化產業發展提速,動漫游戲、數字多媒體、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快速增長。文化產業核心層、外圍層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趨勢,2010年,文化產業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實現增加值的比例為15∶30∶55,核心層、外圍層占比達到45%,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產業投資也是快速增長。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15.9億元,施工項目2804個,其中過10億的項目48個。今年上半年,全省500萬元以上的文化產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10.75億元,新開工項目802個,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390個;文化產業投資占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近5%。 ????此外,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升。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態勢逐步顯現,全省建成或在建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50個,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13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71個,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創意水平高、發展活力強的優勢文化產業集群,對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示范和帶動效應不斷擴大。 ????三大集團8個月收入近百億,《闖關東》“闖”出一批影視精品 ????據高玉清介紹,山東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日益壯大。國有骨干文化企業加快發展,今年1—8月份,大眾報業、山東廣電、山東出版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15.14億元、32.88億元、50.02億元,同比增長22.48%、61.16%、8.86%;山東出版集團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文化企業30強”。民營文化企業實力增強,世紀金榜、世紀天鴻、星火國際等進入全國民營書業公司十強,世紀金榜的綜合實力在全國民營同類出版機構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民營書業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青島人民印刷、濰坊惠影科技、濟南東港印務等文化企業成功上市。 ????品牌戰略初見成效。推出了《闖關東》、《南下》、《沂蒙六姐妹》、《鋼鐵年代》等一批影視精品;齊魯晚報位列2009世界日報發行量百強榜第22位,連續七年上榜百強;齊魯頻道綜合實力多年來一直位居全國省級地面電視頻道之首。孔子國際文化節、青島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山東文博會等一批文化節會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文化產業品牌組群。 ????對外文化貿易快速增長。2010年,全省文化產品出口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在商務部公布的文化核心產品出口排名中居全國第四位;今年1—8月份,全省文化產品出口8.94億美元,同比增長17.7%。文化貿易出口企業群體不斷壯大,全省文化產品服務出口企業達到1639家,出口市場遍及歐美亞非等世界主要國家地區,形成了15家年出口額過千萬美元的文化產品出口企業群體。動漫創意等文化服務出口初具規模,60余家動漫創意企業承接境外動漫制作業務,年承接跨境外包量超過了2萬分鐘。 ????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喜人。2010年,全省以農村為主體的手藝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利稅88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530億元,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擁有企業43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00余家,從業人員近200萬人。形成了“世界風箏之都”、“中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中國陶瓷琉璃藝術之鄉”、“中國草藝品之都”、“中國結藝之鄉”、“中國黑陶之都”、“中國民間石雕藝術之鄉”、“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等18個農村手藝產業特色區域。 ????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達4億,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超5萬家 ????高玉清介紹說,山東在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的同時,也在不斷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其中,出臺了《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07—2015)》等,確立了文化產業總體布局,明確了十大重點發展產業,提出了實施創意山東計劃等十項重點任務。同時,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等30余個政策文件,最大限度地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優惠的政策。 ????財政資金扶持引導力度持續加大。全省各級普遍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總額度達4億元;自2008年起,設立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今年增加為7000萬元;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濟寧等市都設立了額度3000萬元以上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省里還將設立總規模為10億元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山東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拓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推動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與文化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09—2011年授信額度達1000億元;制定出臺促進文化企業上市的意見,簽署了《支持山東省文化企業上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做大做強;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山東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 ????此外,山東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領域和條件,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在項目審批、資質認定、融資信貸等方面,享受同國有文化企業同等待遇。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5萬多家,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