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0月14日淄博臺訊 (通訊員 王守鵬) 眼下正是冬棗大量上市的季節,這種水果甜脆可口,營養豐富,深受眾多市民的喜愛。可是近日,在淄博打工的魏先生卻意外的發現了一處專門泡冬棗的窩點,泡出來的冬棗不僅甜,而且很清脆。 濱州沾化縣的魏先生是在淄博的一處工地打工。閑來無事,他經常和工友到附近閑逛。前幾天的時候,他和工友到附近轉悠時,無意間來到魯中水果批發市場處有一間儲存冬棗的平房。進入房間后,他看到幾名工人正把冬棗倒入一個長寬各5米的大池子內。大池子里裝滿了水,里面得泡了5000斤左右的冬棗。當時魏先生問到冬棗為何要泡在水里時,一名工人說是為了保鮮。因為魏先生曾經是種過冬棗因此他意識到這里面一定有問題。據他說,冬棗保鮮,采摘完放進冷庫就可以了,是不需要泡在水里的。而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冬棗在池子內泡了一段時間后,一名男子拿出一個冬棗放在嘴里嚼了一下后,竟把棗又吐了出來。男子的舉動讓魏先生斷定,泡棗的水里一定添了東西。隨后魏先生是在第一時間撥打了報警電話。 記者從張店區公安分局馬尚派出所一名民警那里了解到,在接到魏先生的報警后,他們立即趕到了現場,進行了控制,并通知了淄博市工商局張店分局。據淄博市工商局張店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泡冬棗的地方目前已經查封,并不允許再制作了,并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后進行相應的處罰。 一名從事冬棗批發生意的商販告訴記者,大部分紅得發紫的棗都是被糖精泡過的。如果棗入口甜回味苦,也不要買。捏開一個棗,如果發現棗皮與棗肉是分開的,棗肉里層發青但外層發紅的,也很可能就是糖精棗。另外據我了解,糖精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張店區中醫院內科大夫王偉告訴我,如果食用較多的糖精,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短時間內食用大量糖精,會引起血小板減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臟器損害等,引發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