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誓將木偶戲傳承下去 機會終于來臨。2006年,中央下發文件發掘民間藝術,對于孫振濤一家來說,這一年,是他們永遠銘記在心的一年。 “我從電視等新聞媒體中得知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消息,我雖然一直關注這令人歡欣鼓舞的消息,但是我的心卻是涼的,孫氏木偶能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如果申請成功的話,還能辦劇團嗎?劇團申報成功的話還能做到當初萬人空巷的盛況嗎?一切都在我腦子里徘徊,但是有一個信念始終在支持著我,那就是一定要重振江北第一木偶的輝煌,不能讓孫氏木偶再沉寂下去了,不能讓祖祖輩輩的東西在我手里失傳。”孫振濤回憶說。 經過刻苦排練,積極創新,2006年,寧陽木偶戲被評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9年,孫振濤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沉寂了多年的寧陽木偶戲被重新發掘,受到了政府和民間的廣泛重視。 孫振濤23歲的兒子孫曉東,大學畢業后在泰安市中醫醫院工作。目前,他也加入到促進寧陽木偶戲發展的工作中。不久前,他和一家文化傳媒酒店簽訂了協議,酒店同意給他們劇團提供專門的排練教室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室。“那里將成為劇團發展的固定地點,不出問題的話,下個月我們劇團的人馬和所有木偶戲的道具都要搬到那里去。”他興奮地說。 在木偶戲道具和演唱發展創新方面,父子倆也有很多想法。孫曉東拿出一個新制作的竹制骨架說,現在他們正在研究怎樣給木偶套上骨架,因為內操縱的木偶有個的缺點,就是人物形象過于扁平,他們要給木偶套上骨架,使木偶形象更豐滿、更逼真。 在木偶戲劇目上,他們也要多加創新,不僅表演傳統劇目,還要創新排演現代劇目,做一些現代人物的服裝和配飾,使古老的木偶劇更加符合現代人的思想和口味。 |
上一篇:泰安“新十景”推薦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