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濟南市堅持從改善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出發,把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作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基層為重點,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初步建立起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農村(社區)四級文化服務體系,全市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1、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實施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善民生的高度認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召開全市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制定出臺《關于建設文化強市、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9個配套性政策文件,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目標列入全市各級黨政《科學發展指標考核測評體系》,政策保障有效加強。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濟南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運營,組建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濟南廣播電視臺,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步到位。加快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將原濟南市雜技團、濟南演出公司轉企組建為濟南市雜技團有限公司和濟南演藝有限公司。進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實行以聘用制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崗位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文化事業單位投入方式和撥款制度,對文化事業單位的一般投入逐步轉為對文化項目的投入。逐年加大財政投入。落實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2011年3月兩辦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濟廳字〔2011〕10號),就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確要求,到2013年5月底全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基本完成。2011年6月分管副市長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市)區負責人簽訂了《濟南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目標責任書》。各縣(市)區又分別召開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動員會,就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市與各縣(市)區以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全面展開。“十藝節”前,市政府還將投入5600萬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措施加快我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達到國家縣級二級館標準的圖書館,每個給予150萬元獎勵;達到國家縣級二級館標準的文化館,每個給予120萬元獎勵;通過檢查驗收達到規范化街道綜合文化站,每個給予20萬元獎勵;通過檢查驗收達到規范化社區文化中心,每個給予5萬元獎勵;通過檢查驗收達到規范化農村文化大院,每個給予2萬元獎勵 |
下一篇:第七屆網媒山東行 活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