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復一日,王現偉獨自艱難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的衣兜里總是裝著一張卡片,那是為照顧妻子專門制訂的生活時刻表,無論走到哪里,這張卡片都在提醒他,家里有一個他深愛的癱瘓在床的妻子,告訴他什么時間該做什么。 自從妻子患病后,王現偉就沒有時間照顧兒子了,8歲的兒子被留在河南老家上學。今年春節,王現偉看到兒子寫的一篇作文:“爸爸已經有半個月沒有給我打電話了,我很想他,可我沒錢給 王現偉用真情和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諾言,照料妻子走過了風風雨雨的3年。也許是王現偉那份對愛情的忠貞與堅守感動了上天,今年1月,劉粹紅的四肢慢慢有了知覺,這細微的變化,讓王現偉興奮不已。漸漸地,劉粹紅不但可以用筆與丈夫交流,甚至可以無須人攙扶下地走路了。一天中午王現偉下班回到家,發現屋里收拾得干干凈凈,被子疊得整整齊齊。他以為是鄰居來幫忙收拾的,連忙在紙上寫道:“今天是誰來家幫助收拾房間的,我好去感謝人家。”妻子接過筆寫道:“房間是我收拾的,我能干活啦!”還沒寫完,劉粹紅的淚水就止不住流了下來。一個正常人做這點小事不過是舉手之勞,可對她來說,卻如同完成一項巨大的工程。 這的確是一個奇跡。當年的主治醫生在得知劉粹紅恢復情況后,驚嘆道:“沒想到你能恢復這么好,天下所有的良藥,都比不上真情更有效啊!”
![]() 王現偉的兒子接受記者采訪。來源:中國國防報 “兢兢業業工作,就是一名黨員對組織最好的回報” 采訪中,王現偉告訴筆者:“我是農民的兒子,入伍前在平頂山礦務局當礦工,是黨和人民把我送到部隊,使我學到了技術,入了黨、提了干。兢兢業業工作,就是一名黨員對組織最好的回報。”多年來,王現偉努力學習,勤奮工作,曾多次參加上級組織的重大軍事演習,連續3年帶出“基層建設標兵連”,個人2次榮立三等功,被軍區表彰為“優秀連長”。在妻子生病的這兩年多時間里,他也從未因家庭影響工作。 師團領導一直關心著軍嫂劉粹紅的病情,團里先后3次給王現偉發特困補助7500元。今年7月初,當師政治部葛主任得知王現偉沒錢給妻子住院治療時,特意到團里找他,幫他聯系到解放軍105醫院請專家會診。劉粹紅不能說話,就流著淚在紙上連寫了幾個“謝謝”。她住院期間,師部門以上領導還專門去醫院看望,并送去了一萬元慰問金。 組織的關懷,激發了王現偉干好工作的無窮動力。2007年,王現偉交流到預備役部隊擔任副營長。為了盡快適應預備役部隊工作,他堅持不斷給自己加壓學習,掌握預備役部隊知識。3年來,王現偉先后做了20余萬字的學習筆記,發表軍事學術論文12篇,提高了自身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 去年,營長交流調整,他承擔起全營建設的擔子,為確保兵員素質,王現偉帶領4個連長反復研究編組方案,先后跑遍了編組的18個鄉鎮、42個自然行政村,嚴把兵員選配關。 今年團里組織“千人百裝”野戰化演訓中,上級賦予了山地進攻演練任務。為了不影響部隊的訓練,王現偉專門從河南老家請來親戚幫忙照顧妻子。訓練中,他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沖山頭越溝壑,反復演練戰法,為圓滿完成演練任務做出了貢獻。 對家庭含辛茹苦,對事業百般執著。王現偉以軍人對祖國的大愛,以丈夫對妻子的摯愛,咀嚼人生,重情守信,身體力行,生動地踐行著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在妻子人生的天空劃出了一道絢麗的彩虹。面對逝去的歲月,王現偉說:“我無怨無悔,一如既往!”(來源:中國國防報) |
上一篇:李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