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情系百姓解民憂 服務群眾暖民心——四方區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 ????近年來,四方區順民意,解民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最大責任,持續加大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積極探索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的四方模式,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創新了社會救助、社會化養老和社區建設新模式,先后榮獲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養老服務示范活動示范區、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示范區、山東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城鄉低保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和青島市社會救助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關愛父母家家行”金秋助老活動和救助孤兒田玲燕的事跡享譽全國。 ????社會救助:困有所幫解民難 ????完善的社會救助機制,是規范低保工作、提高社會救助質量和提升低保困難家庭生活幸福指數的可靠保障。目前,四方全區享受低保戶3530戶、6834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共發放各種救助金1838.3萬元,為城市低保及臨時性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四方區先后出臺了《四方區申請低保操作規程》、《低保家庭承諾制度》、《關于實施四方區低保家庭分類管理辦法》等十六項社會救助工作制度和《四方區臨時困難救助實施細則》、《四方區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城市居民醫療保險救助實施辦法》等八項社會救助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了低保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同時,還在全區推行了區、街、居低保三級管理模式,強化了低保工作監督體制建設,有效杜絕了“關系保”、“人情保”和騙保、挪用專項資金等問題的發生。 ????為解決低保困難家庭學齡前兒童上不起幼兒園的難題,2011年4月1日,四方區出臺了《四方區低保家庭學齡前兒童入園救助暫行辦法》,區財政每年投入60余萬元,把全區享受低保家庭的學齡前兒童納入救助范圍。截至上半年共為全區125戶低保家庭發放救助金11.25萬元。 ????四方區還注重社會救助工作的創新,通過開展“慈善救助主題月”和“愛心過大年”特色救助活動、建立救助與就業相結合的社會救助新模式、深化“四零四率”品牌創建等形式,強化了社會救助效果,提高社會救助服務滿意率。2011年春節開展的“愛心過大年”活動,為全區低保家庭發放春節補助226萬元;為3720戶低保家庭每戶發放150元愛心券、大米和花生油等,確保每戶低保家庭都能過上快樂祥和的春節。2011年有201戶享受低保人員通過政府幫助實現再就業。 ????老有所養:“四個中心”排民憂 ????四方區打造機構養老“四個中心”的探索實踐,極大地提升了機構養老的整體水平和養老保障能力。目前,全區擁有養老機構35家,千名老人擁有床位率56張,互助養老點507個,老人娛樂場所93個。全區有30000余老人參加了各種形式的養老服務,使全區廣大老人享受到幸福、健康、溫馨的晚年生活。 ????配餐送餐,老有所養暖民心。四方區發揮餐飲服務優勢,打造區域機構養老配餐送餐中心。在七個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了七個助老大食堂。家住南山社區鞍山二路36號的83歲老人于瑞芬,是一位獨居老人,自推行配、送餐服務后,該社區年近六旬的李雪雁老人主動當起了志愿者,負責幫其訂餐和送餐。四方轄區內有許多于瑞芬這樣的老人,都就此解決了就餐難的問題。 ????職業培訓,養老隊伍高精尖。四方區發揮教學資源優勢,打造區域機構養老培訓管理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學培訓計劃、管理考核制度,對全區機構養老護理人員實施全員輪訓,發揮康樂為老服務協會行業管理作用,有效提升機構養老服務水平。依托社區養老服務信息采集源,建立區域機構養老服務需求信息庫,對全區機構養老護理人員實行信息化管理,統一調配、統一使用,較好地解決了社會化養老服務供求矛盾,推動養老護理隊伍 “訓、管、用”一體化建設。 ????康復照料,最是人間重晚晴。四方區發揮醫療保健優勢,打造區域機構養老康復照料中心。投入60余萬元購置了理療康復設備,投資25萬元配備了全省第一輛多功能無障礙老人專用車,建有60平方米的醫療保健室和200平方米的健身娛樂室,招聘了專業康復師、助理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建立了醫療保健協議制度、備案制度、家庭護理制度,面向全區老年人開展康復訓練、保健服務、健康巡診,較好地滿足了老年群體健康服務需求。 ????短期托養,拳拳愛心向耄耋。四方區發揮硬件環境優勢,打造區域機構養老短期托養中心。按標準開設了527張床位、建立了“五室一廳”活動場所,投入資金20余萬元添置了鋼琴、微機等設備,室外建有4700平方米健身場所,配有雙位扭腰旋轉器等健身器材,院區綠化面積達2400平方米。完善了短期托養老人接管登記、重要事項通報、服務評價、特勤處置等工作制度,推行“微笑服務”,開展“孝星”評選活動,積極推行旅游式養老等特色養老服務,有效地增強了入住老人安享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家住新疆石河子市的劉家斌老伴倆曾來青度假入住四方福彩老年公寓,對公寓提供的優質服務深表感激,并表示有機會一定再來青島旅游養老。 ????社區管理:事有所為聚民心 ????社區工作面向的是居民群眾、百姓生活,事無巨細,也是事關黨和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四方區注重創新社區管理模式,注重抓基層、打基礎,重點打造“四隊伍、六到位、八服務”社區管理新格局,有力的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更好地服務了百姓生活。 ????“四隊伍”奠定基礎:隊伍建設是和諧社區建設的人才基礎,四方區把抓好社區“黨員隊伍、工作者隊伍、志愿者隊伍、社情民意信息員隊伍”建設放在社區工作的首位,打造了過硬的社區為民服務主體。社區設立了黨員服務站,組建社區志愿者隊伍 200多支,注冊社區志愿者達5.3萬余人,發展社情民意信息員2600余人,在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化解矛盾、解決居民困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4月,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樓組長在走訪中發現一居民因家庭矛盾準備打開家中煤氣自殺,便在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社區緊急聯系公安消防部門趕到現場,阻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六到位”做好管理:社區是城市的社會細胞,社區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礎,四方區社區管理的“六個到位”即:基本情況掌握到位、困難人員幫扶到位、特殊群體走訪到位、突發事件處置到位、鄰里糾紛化解到位、安全隱患防控到位,全面提升社區管理水平。近年來,四方區制定了《社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成立了社區“和事佬協會”,實施“鄰里守望”工程,開展助醫、助學、助老、助孤、助殘、助困為內容的“六助”活動,推行失業人員、空巢老人、刑釋解教人員、困難群眾家庭、服刑人員及家屬等重點特殊群體“五個必訪”制度,強化了基層政權建設,為居民創造了安定祥和的居住環境。2011年, “六助”活動投入2200余萬元,走訪重點特殊群體3萬余人次,化解基層矛盾2000多起。 ????“八服務”溫暖民心:四方區始終堅持“在管理中服務,在服務中管理”的有機結合,在強化“八項服務”上下功夫,即強化便民利民、社區信息化、衛生、文化、計劃生育、就業、救助、精神文明服務,積極構建多元化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二級聯動”服務機制,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度,建立社區綜合信息化服務系統,打造“事不出居”社區服務品牌,創建15分鐘衛生服務圈,舉辦“鄰居節”、“市民讀書節”等活動,使社區真正成為了居民群眾溫馨的港灣、幸福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