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家家悅金猴購物廣場店工作人員正在將未售出的月餅下架,準備返還廠家。(記者 鄒紅陽 攝) 中秋節過后,各大商場、超市的月餅開始下架。那么,這些由“香餑餑”變成“甜蜜的負擔”的月餅最終流向何方?是否會變個花樣再回市民餐桌?昨日,記者帶著相關問題對部分月餅生產廠家、商家以及市民進行了采訪。 商家 剩貨返回廠家 9月14日,在華聯商廈,超市里僅有部分散裝月餅正在特價銷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秋節后,精裝月餅就下架了,已經返還給廠家,“散裝的月餅剩下不多,就半價促銷,這幾天賣得很快,基本快賣完了。”工作人員說。據多家商場、超市工作人員介紹,月餅如果過了保質期還沒賣完,就會被退回廠家。 在文化西路的一家家悅超市內,月餅正在進行“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月餅銷量較好,剩下月餅不多,打折促銷很快就可以處理掉。”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選擇進場月餅時,會考慮到月餅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場形勢,進而確定相應的進貨量,所以節后所剩不多。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中秋節剛過,多數超市和專賣店的月餅就開始下架,精裝月餅幾乎銷聲匿跡,少數散裝月餅正特價銷售。 與超市不同,很多蛋糕店、小商鋪仍將月餅擺在顯著位置促銷。“我們自己的專賣店,順帶銷售就可以了。”市區和平路一蛋糕店銷售人員薛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14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小商品批發市場附近的店鋪看到,部分店鋪仍有月餅在促銷。“買月餅嗎?兩元錢一包。”一名女業主正在推介,市民李女士聞聲上前買了5袋月餅:“這么便宜,買回家當點心吃也好。”記者上前詢問還有多少剩余月餅時,這名女店主說,過完節只剩了四五十袋,這幾天她處理了不少。 采訪中記者發現,市區不少沿街商鋪都在減價促銷月餅,最便宜的“一元錢一包”,這些月餅大多數都在保質期之內。“如果保質期內賣不完,我們只能返回廠家。”一店主呂先生表示。 廠家 剩余部分做“福利” 商場、超市將剩下的月餅退給廠家,廠家又是如何處理的呢?記者從我市質監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約有20余家月餅生產企業,多家月餅生產企業均表示,因采取訂單銷售模式,今年月餅賣得較好,剩余不多,而剩余的月餅一般會做“福利”處理。 位于古寨西路的威海四海釀造有限公司生產月餅已4年。該公司的劉女士介紹,今年他們生產了3至4噸月餅,多數是在四海超市銷售或者接訂單銷售。中秋過后,公司只剩了幾百公斤月餅。“我們生產的月餅保質期為兩個月。賣不出去且還在保質期內的月餅會發給員工當福利。”劉女士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記者從威海市金谷面粉廠有限公司等我市多家月餅生產企業獲悉,月餅生產企業多采取訂單銷售模式,月餅基本沒有剩余。 業內人士 少部分流向農村 而據業內人士透露,每年中秋節過后都會有少部分剩余月餅流向農村市場。 ????市區一家食品廠的老員工張先生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市生產的月餅多賣往外地,對于節后剩余和返廠月餅,一般會先進行分類,在保質期內的送給公司的固定客戶和自己的員工,另外很小的一部分轉移到農村市場繼續銷售;過期月餅和最后實在消化不了的月餅則粉碎銷毀,有少數企業或作坊會將過期月餅低價賣給相關企業做成動物飼料。 ????延伸閱讀 ????市民:月餅當早餐 ????醫生:此舉應謹慎 ????威海新聞網訊(記者 周娟娟 實習生 冷信信牟鳳嬌)對于商家來說,節后剩余的月餅可以返還生產廠家,而對市民來說,家里剩余的月餅扔掉可惜,只能將其當早餐或點心吃。但醫生提醒,有些人不適合長期拿月餅當早點。 ????“中秋過后,家里剩下不少月餅,到現在還沒吃完。”昨日中午,住在環翠樓辦事處紅光社區的張鴻告訴記者。每年過中秋,親戚朋友都會送來不少月餅,節后會剩很多,無奈之下,她和丈夫每天都帶幾個月餅到單位,要么當早餐,要么當點心充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張鴻一樣,80%的受訪者對剩余月餅的處理都是拿來當早餐。但經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宋其會提醒說,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把月餅當早點吃。因為月餅高熱量,高糖分,不易消化,吃多了會導致消化不良,如有糖尿病、高血脂、胃病等病史,還容易舊病復發。另外,月餅都是高溫焙烤而成,而大多焙烤食品是不宜放入冰箱儲存的,特別是開封且吃了一半的月餅更不宜放進冰箱儲存,因細菌很容易侵襲并大量繁殖,食后易引發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