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對父母粗暴的管教方式不滿,江西贛州少年孫某16歲時離家出走,來到青島后通過防盜網爬窗入室盜竊,一年多時間盜竊34起,偷得各種財物價值7萬余元。記者昨天從市南法院獲悉,孫某一審被判盜竊罪,由于盜竊數額巨大,雖是未成年人,但仍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16歲少年負氣出走 ????生在農村的孫某是家里的獨子,父母對其十分寵愛,但對他管教也很嚴厲,而且管教方式也十分粗暴,一旦孫某做錯事, ????從老家一路流浪到青島后,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孫某為能填飽肚子,想到偷錢這條歪路。他發現不少住在二三樓的居民家晚上睡覺時只關紗窗,而一樓二樓往往又安裝了防盜網,很容易就可以利用防盜網爬上去。 ????為“填飽肚”當小偷 ????2009年5月19日凌晨,孫某在萊州路爬入二樓居民家,輕松偷到300元現金和一件衣服。當年6月2日凌晨,他又來到貴州路,連續偷了兩戶居民,分別偷走一袋水果和1300元現金。半個月后,1300元現金快花光時,孫某再次在西康路、團島二路下手,總共偷走現金2000多元。對于盜竊越來越有“經驗”后,孫某再進入別人家后,不光拿現金和衣物,開始將居民家中的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也一起偷走,贓款全部被他在吃喝玩樂中花掉。 ????去年9月9日凌晨,孫某再次盜竊得手后“瀟灑”離去,找了個廢棄居民樓倒頭就睡。當天清晨5時許,失主起床后發現失竊立即報案,110民警在案發地周邊巡邏時,發現了在長春路這處廢棄樓座內睡覺的孫某。民警上前盤查,發現孫某身上裝著與失主失竊數額一樣的現金、一樣的手表,而且孫某自己說不清財物來源,便將他帶回派出所訊問。 ????一年多作案34起 ????“偷東西來錢容易,身上缺錢了就想著去偷點。”面對民警審訊,孫某一氣交代了自己1年多時間來,在本市廣饒路、昆明路、黃山路、昌樂路等多個路段作案34起的事實。據統計,孫某在多次盜竊中,偷走現金、相機、筆記本電腦等財物共計7萬余元,而且由于盜竊的次數太多,孫某對許多盜竊經過都已經記不清。由于來錢太快,孫某經常是衣服穿臟了直接丟棄,用偷來的錢去買新衣服,每次揮霍殆盡后,再去作案盜竊。 ????在判決書中,市南法院的法官除了對孫某提出好好改造的要求,希望他盡快重返社會,還希望他的父母能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后,法官依據案情判處孫某有期徒刑8年。 ????專家點評 ????要給“懲罰”加點愛 ????父母應給予青春期孩子更多精神上的鼓勵 ????記者昨天就孫某的經歷采訪了青島成長心理研究所所長石卉,她表示家長對于孩子并不是不能選擇懲罰性教育,但是這種懲罰,一定要和愛的滋養匹配。“孩子在青春期前,懲罰性教育最多可以占到20%左右,到青春期后,家長更多應該選擇和孩子做朋友,多給孩子一些空間。”石卉說。 ????石卉分析,像孫某這樣的獨子,父母在物質上可能給予得比較多,而精神上的鼓勵則比較少,等到孩子長大后,家長發現孩子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又以暴力方式來矯正,造成孫某離家出走。“對孩子的愛并不是給他多少東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交流。”石卉說,比如父母對孩子鼓勵、贊許的眼神,或者在和別人聊天時提起孩子的驕傲,這些都能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懲罰性教育,才能起到預期效果。(記者 段海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