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產37年來,由黃島油庫往外輸送石油的多條輸油管線即將準備遷移線路。記者昨從市環保局獲悉,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東黃(復)線、東臨線隱患整治改造工程正式在該局網站環評。項目建設方和環評方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建設時管道都埋在“荒郊野嶺”,可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管線的安全距離內甚至蓋起了樓房,有的樓房離管線距離不足5米。為此他們將更改管道走向,徹底解決安全隱患。 青島成石 青島是我國東部重要的港口,全國許多進口石油都是以島城為中轉站,然后向外輸送。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東黃(復)線、東臨線隱患整治改造工程正式在市環保局網站環評。據了解,東營—黃島原油管道于l974年建成投產,目前承擔著由黃島油庫向東營輸油站輸送進口原油的任務。全線共設置7座輸油站。東黃復線于1986年7月建成投產,原設計管道起自山東省東營市,終點到黃島區黃島油庫,全線共設置4座輸油站,管線長度248.5公里。設計最大輸油量為1000×104噸/年。東營—臨邑輸油管線于1978年5月建成投產,全長171.25公里。 新建樓房圈起了輸油管 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黃線、東黃復線和東臨線均在我省境內,由于近些年來我省經濟快速發展,各地市、縣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原本管線所處的郊區現在變為繁華城區,建筑物眾多,人口密集,管道陸續被占壓,導致管道無法維修,即使一些沒有占壓的建筑物也離管道較近,無法進行管道防腐層大修,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黃島區擠占現象較輕,高密等地比較嚴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要求,輸油管道都在離地80至100米深的地下,出于安全考慮,周邊五米范圍內不應有建筑物。但隨著城市發展,原屬“荒郊野嶺”的地區,如今有的都已是城區了,村民爭相在管道周邊建房,有的樓房離管道距離甚至不足5米。 黃島油庫出線管準備南移 “有的必須整治,有些地方目前看不用,但從長遠考慮,我們還是統一將其納入整治范圍了。 ”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輸油管線整治,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的改線工程。為保證今后東黃線、東黃復線和東臨線3條管線的安全運行,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決定對東黃線、東黃復線黃島油庫的出線段改線15-16公里(南移)、高密縣城區段改線15公里、壽光輸油站出線城區段改線24-27公里;對東臨線的惠民輸油站、商河輸油站出線段分別改線14公里。和普通項目環評不同,該項目的環評意見期為15天,即日起,市民如對該項目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可向建設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儲運分公司反映,聯系電話0516-83453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