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新聞網8月25日訊 (記者王震) 今天下午,全省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電視會議在濟南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8月26日起,省工商局、質監局、教育廳等部門將聯合開展為期4個月的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重點排查城鄉接合部和農村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對“三無”食品、劣質產品將逐戶逐品牌進行排查。同時,建立假冒偽劣食品、供貨商黑名單制度,完善市場退出機制。
據介紹,本次綜合整治工作的目標是, 省工商局局長李華理表示,工商部門將集中開展對重點部位食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與整治,以農村批發市場、城鄉接合部及農村中小學周邊的食雜店、食品商販和流動送貨商為排查重點。對“三無”食品、劣質食品、商標侵權等假冒偽劣食品,進行逐戶逐品牌排查。對于來源不清、渠道不明、標簽不規范以及涉嫌侵權仿(假)冒等問題食品,全部下架,停止銷售。同時,建立假冒偽劣食品、供貨商黑名單制度,完善市場退出機制。 省質監局局長叢大鳴表示,在此次綜合整治工作中,將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與整治力度。對于生產無標簽預包裝食品、冒用他人廠名、廠址以及“高仿”、“取大名”等標識標注違法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查處。對于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標識標注以及不具備與其生產規模、條件相適應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由當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予以取締。 會議還傳達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