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站訊 7月28日,臺風“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隨后強度迅速增強,成為今年第三個超強臺風。“梅花”來勢洶洶,被網友稱為“梅超風”。“梅花”究竟會有多大威力,會給海洋環境造成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等等,這一系列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對海洋水文氣象要素的精準預報,但預報的前提少不了對臺風的前期實地觀測,這就是海洋浮標等觀測手段大顯身手的時刻。追風觀測,歷來是掌握第一手資料的最佳時機,也是 ????8月2日,在“梅花”迫近前夕,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下達由我校自主研制的3m多參數波浪浮標系統赴東海海域實施現場觀測并驗收的任務。該課題負責人工程學院自動化及測控系海洋儀器裝備研發中心唐原廣教授立即組織課題組成員奔赴上海,經過岸基系統聯調,于8月5日在“梅花”逼近前成功地布放在東海指定海域。該浮標系統的標體直徑為3m,很好地解決了波浪浮標的安全性,除了可測量波浪外,還可測量風場、氣壓、水溫、氣溫等參數,預留有海流、水質等參數接口,拓展了浮標的測量參數,并采用太陽能供電方式,延長了浮標在海上的作業時間,大大提高了浮標的綜合性能。 ??? 經過“梅花”過境東海的狂風暴雨及惡劣海況的考驗洗禮,浮標系統工作正常,并觀測到臺風過境的全過程,接收到揭示臺風奧秘的現場數據,獲取了較為完整的臺風過境資料。在8月9日由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主持的“3m多參數波浪浮標系統”驗收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實施,為我國海洋臺站波浪觀測增添了新的觀測手段。” ??? ????3m多參數波浪浮標系統成功觀測臺風“梅花”并通過驗收,是我校學、產、研合作方式的又一成功范例。從應國家及社會之需投標立項,到與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等密切合作,共同研制開發應用,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海洋監測技術領域的實力,提升了我校在海洋浮標觀測系統的研發服務能力,同時也形成了一支能夠承擔大型海洋監測設備的研發隊伍和技術保障隊伍,為今后在國家海洋監測領域承擔更大的研發任務擴大了影響,拓展了空間,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