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故宮被指1973年賣清御林軍鎧甲給員工 5角1件

來源:新聞晨報 2011-08-13 15:01:50

  在故宮丑聞頻發的這段時間,越來越多其草率處理文物的“舊賬”“爛賬”被人翻出。

  近日再曝一則“猛料”:去年,上海恒源祥博物館收到一項特殊的捐贈——拆了10件乾隆年間御林軍鎧甲做成的“絲綿被”。這條消息引出上世紀一段令人吃驚的歷史:1973年,故宮為改善員工福利,將3000套清乾隆年間的御林軍鎧甲以每套5角的價格賣給員工,并規定員工購買后一定要拆開綿甲取出其中絲綿。

  而據記者統計,從5

月8日故宮發生失竊案以來,短短3個月間,各種見諸報端或流傳于網絡的、可證實或不可證實的故宮“丑聞”“疑團”,已累計達到十余個之多。

  原職工贈絲綿被給恒源祥

  記者昨天從恒源祥總部了解到,去年4月,他們的確接受過這項捐贈。恒源祥作為中國毛紡業的龍頭企業,對品牌經營向來十分用心。在其位于上海金陵東路的總部一樓,設有一個專門的展廳,以作宣傳企業歷史、紡織品工藝及中國文化之用,對外也稱“恒源祥博物館”。去年4月,恒源祥與故宮達成一致意愿后,這條帶有歷史印記的絲綿被捐贈儀式就在該展廳舉行。

  受捐之后,該絲綿被就一直由恒源祥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保存,并不陳列于“恒源祥博物館”。談起這條絲綿被的贈送緣由,恒源祥品牌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恒源祥作為紡織行業的老字號企業,有能力對這條絲綿被進行專業的保養和維護。據悉,捐贈者是故宮科技文保部原副主任曹靜樓。在去年4月1日的捐贈現場,他向人們講述了這條“絲綿被”不同尋常的來歷。

  職工福利:一件鎧甲5角

  這條絲色泛黃但依舊松軟、保暖效果不遜新絲綿的宮廷“絲綿被”,原是用清朝乾隆年間皇宮內御林軍的盔甲襯棉縫制的。這種御林軍鎧甲制于乾隆50年(公元1786年),屬于清代軍隊大量使用的綿甲。其外層用牛皮縫制,銅鉚釘裝飾,內襯用上等江南絲綿,有點像棉大衣,有御寒功能,最適合北方步兵使用。這些綿甲為宮廷侍衛和御林軍所用,選材、做工、款式都非同一般,在當時是代表國家尊嚴的“軍裝”。

  1973年,由于物資十分匱乏,棉花和布匹短缺。故宮為改善600名員工福利,院領導打報告給有關部門報批同意,“因院制宜”地將每件御林軍鎧甲折價5角,每位員工限購5套,目的是取其中的絲綿。院方規定,員工買到的綿甲不得保留原狀,一定要拆開,取用其中的絲綿。曹靜樓與妻子都在故宮工作,所以當時“咬一咬牙”,花5元錢買了10套“盔甲”。回家后,遵照院領導“指示”,把它拆散,取出絲綿稍作加工后,縫制了這條絲綿被,一直使用至今。

  大部分用后被當廢品賣

  據曹靜樓回憶,這些綿甲非常堅固。有員工從城樓往下用力拋也不會破碎。曹靜樓記得,當時每位員工都買了,全部做成絲綿被或絲綿衣,但大部分員工文物保護意識不強,使用一段時間后,作為舊貨又賣給了廢品收購站。

  曹靜樓介紹,“文革”中,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紛紛被下放、改造和靠邊,掌控大權的“革委會”文物保護意識淡薄,一些文物因此遭到毀壞,3000套乾隆御林軍鎧甲便是其中一項。據了解,當年守衛紫禁城皇宮的御林軍有2萬之多,所以“盔甲”也有2萬套,除1973年賣給故宮員工3000套外,另有1000套劃撥八一電影制片廠。

  1976年“文革”結束以后,國家的文物管理走上正軌,余下的16000套“盔甲”仍由故宮保管。這種綿甲如今可以在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陳列中看到。

  [新聞延伸]

  故宮3個月來“疑團”已十余個

  從今年5月8日發生的失竊案開始,帶有神秘色彩的故宮進入公眾視線,人們紛紛驚奇,能進入保衛森嚴的故宮行竊的究竟是哪路“江洋大盜”?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此人與“大盜”毫不沾邊,僅僅是個“小毛賊”。故宮的安保措施至此受到嘲笑。似乎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緊接著建福宮變商業會館、“撼”“捍”錯別字、打碎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等一系列事件更是將故宮推上風口浪尖。

  近日,關于故宮的曝料仍在繼續:最初將宋代哥窯損壞事件捅上網絡的網友稱,故宮近年來還損壞了另外4件珍貴文物、有內部人士稱清宮舊藏木質屏風修復時遭水浸泡、故宮私自拍賣五件宋代書札、乾隆花園三友軒木窗花被拆卸送展美國疑有損壞、2004年武英殿修繕彩繪全靠農民工、2009年故宮花十萬封口導游與警衛私分門票錢丑聞……盡管這些事件都因曝料者缺乏進一步證據或故宮方面的否認而無法證實,但人們對故宮的正面印象持續走低。有人說,這些曝料一件接一件,都從神秘的“內部人士”處流出,很可能源于故宮內部權力斗爭。而這些可證實或不可證實的故宮疑團,在短短3個月內竟已達到十余個。

  在這過程中,故宮只能被動地應付和否認一樁又一樁的負面質疑,而“蓋過去”“捂住”則成了調查記者們對故宮處理這些事件的唯一印象。隨著1973年故宮賤賣清代鎧甲給員工做被子的 “舊聞”再次受到關注,有網友懷疑粗暴對待文物是不是故宮的“傳統”?(記者 徐妍斐)

-

相關鏈接

上一篇:昆明官員艷照主角被處15天行政拘留 罰款500元
下一篇:山西蒲縣煤炭局長斂財逾3億 名下房產35處(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紫阳县| 合水县| 岳阳市| 马关县| 成武县| 石家庄市| 大厂| 龙陵县| 红桥区| 恭城| 舒兰市| 通城县| 堆龙德庆县| 句容市| 万山特区| 拉萨市| 栾川县| 文登市| 青浦区| 清河县| 湾仔区| 保山市| 永福县| 顺昌县| 霍林郭勒市| 手游| 黎平县| 高要市| 余姚市| 花莲市| 三台县| 烟台市| 尚义县| 黔西县| 慈溪市| 德格县| 潜山县| 浑源县| 宜宾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