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體驗青島橋隧7月30日結束
?? 核心提示
橋隧正式通車一個月了,從7月1日開始,青島市政府推出了市民駕車免費體驗橋隧活動,30日是免費體驗最后一天,整整一個月有近9萬輛私家車參與體驗,特別到了周末,管家樓收費口車流大增、汽車排長隊。昨天沒有免費體驗的車輛加入,通行狀況是否有改觀?記者再次駕車穿梭在橋隧之間,發現管家樓收費口堵車情況大大緩解, 基本恢復到橋隧開通前的交通狀況。據悉,一個月來,橋隧通行的車流量達近120萬輛,免費體驗的車輛在9萬輛左右。
通過橋隧一路暢行
昨日是市民免費體驗橋隧結束后的第一天,少了免費體驗的車輛,交通狀況還會如之前那樣擁堵嗎?
記者再次駕車走上體驗之路,這次選擇了先走大橋后走隧道的路線,上午10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了位于環灣大道上的大橋收費口,前方沒有幾輛車在等待,很順利地就繳費上了大橋。盡管交警部門多次強調不允許車輛在大橋上停下逗留,可是一路上,記者注意到依然有不少市民不聽勸阻,停車拍照或趴到欄桿上賞景。
11時左右,記者來到了管家樓收費口,發現每個收費通道前等待的車流并不多,而記者幾乎沒有排隊,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就順利繳費通過。不過出了收費口后,卻在第一個路口處被堵住了,直行的綠燈時間過短,而此路口距離收費站又很近,很多車流出了收費站后開始排隊等待過十字路口。
“今天的車輛明顯少了,各個收費通道基本沒有堵車現象出現。”管家樓收費站陳站長介紹說,按照以前每天10時左右開始,車輛就會大量增加,到11時左右會出現高峰,而昨天從10時開始到12時30分這段時間內,進口方向的車輛排隊一直就沒有超過500米。
中午12時左右,記者在膠州灣隧道收費口看到,通行車輛井然有序,每個收費通道前只有幾輛車通過,ETC通道通行的車輛更是寥寥無幾。“雖然免費體驗活動昨天已經結束了,但是還是有不少市民駕車單純體驗橋隧的。”在膠州灣隧道收費口,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昨天是周末,出來游玩的市民還是挺多,有個別車主可能不知情,還拿著體驗券來,不過得知活動已經結束,他們也并不在乎繳納通行費,依舊要完成橋隧體驗的心愿。
一個月通行120萬輛車
據悉,隧道正式開通以來,平均每天車流量在2萬輛左右,來自大橋管理方的確切數據,大橋開通后截止到昨日清晨6時,總通行量是58.7萬輛,持免費券體驗的為8.9萬多輛。粗略算起來,橋隧開通一個月來總通行量近120萬輛。
隧道開通了4條公交線路,據悉,4條線每天運送乘客量在五六萬人次,不過從這個周末情況來看,客流量明顯回落,截至目前,隧道公交運行趨于穩定。
記者從膠州灣大橋交警部門了解到,從6月30日膠州灣大橋通車以來,平均每天都有500余車次在膠州灣大橋應急車道停車拍照、觀景、逗留,對道路通行構成了安全隱患。
自7月19日膠州灣大橋交警大隊開出了大橋通車以來的第一張違法停車觀光罰單至今,被抓違法觀光車輛已經超過800多輛次。(記者 吳帥)
影響 旅游
200萬游客涌進開發區
昨日,記者從開發區旅游局獲悉,橋隧通車一個月來,開發區各景區共吸引了200萬人次的游客。與橋隧開通前相比,增長30%以上。其中,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游客數量以與去年同期相比近60%的增幅領跑各景區。短時間人流集中涌入,必然會對軟件及硬件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開發區旅游部門還邀請專家問診西海岸旅游。
“今天天氣很好,金沙灘景區迎來10余萬游客,從橋隧通車一個月來的情況看,給開發區旅游業帶來的利好已經凸顯。”昨日下午,金沙灘景區開發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大量游客的涌入同時也給景區帶來了考驗。
“橋隧通車后,開發區的景點已經‘串’進了青島游。”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經理孫曉瑩說,不少旅行社將原本的青島兩日游已經改為青島三日游,增加了橋隧體驗的一日行程,就可以串起開發區從南到北的旅游景區,使開發區的景區與青島城區的景區融為一體。
據悉,為了應對自助游客的增加,珠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景區及外圍相關區域設置了停車場,投資約300萬元對珠山景區進行了道路調流工程的建設,硬化了貓耳山一帶的環山路。同時對出入景區的線路進行了合理布局,做到車輛進得來,出得去,方便了自駕游的游客。
短時間人流集中涌入,必然會對旅游資訊提出更高的要求,《2011版黃島旅游地圖》日前已投入使用,為游客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旅游資訊服務。據介紹,新版黃島旅游地圖在開發區各星級飯店、旅行社、景區、游客咨詢服務中心等旅游場所已陸續發送到位,游客可免費取閱。(記者 劉海龍)
影響 海上客運
青黃快船降價攬客
青島膠州灣隧道通車后,4條隧道公交線路成為運送青黃之間客運的“主力軍”,青黃之間的海上客運受沖擊明顯。昨日,記者采訪獲悉,隧橋通車的一個月時間里,青黃航線的客流和車流均減少一半以上。為招攬客源,從今天起,位于小港灣營運的兩條快船航線將實施降價促銷,票價由9.5元降至7元,打出航線開通來的最低票價。
一班船只拉9名乘客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黃島平安碼頭,看到候船大廳里空蕩蕩的,記者誤以為因天氣原因快船停航,經詢問工作人員才得知,從隧道通車后幾乎都是這么個情況。“除了上下班時間情況能好一些外,其它時間最多只能拉十幾個人。”售票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2時15分,已經到了發船的時間,記者看到船內僅坐了9名乘客,其中5人是前灣港的員工。“通過隧道過去是到薛家島,再轉車到黃島,大概要1個半小時。”乘客王先生說,自己選擇快船,雖然票價是9.5元,但15分鐘就能到。
客源減半運營虧損
記者了解到,目前從事青黃之間航線客運的公司主要有“青島輪渡”、“平安”、“正和”3家公司。從各個公司提供的數據來看,青黃之間航線運送的乘客和車輛與橋隧開通之前相比,均減少一半以上。
“我們一班船滿員是99人,乘坐率只有達到50%以上,才能維持公司正常運轉平衡。”青島平安旅游客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此,同樣位于小港碼頭的“正和快船”負責人也表示認同,他說:“從隧道通車后的這一個月來看,我們的客源比原來下降了一半以上。”
應對策略各不相同
針對目前海上客運受到巨大沖擊的現狀,這3家海上客運公司又將如何應對呢?青島輪渡早在7月1日起,就將部分運力從青薛航線轉移至青黃航線,青島至黃島發船密度加大,班次增加兩成,由原來的30分鐘一班變為現在的17分鐘一班。
隧道通車已經滿月,一直遲遲沒有動作的兩家快船公司終于“坐”不住了,紛紛采取降價促銷的手段招攬客源。據介紹,從今天起,“平安快船”和“正和快船”的票價均由9.5元降至7元,成為航線開通來的最低票價。(記者 劉海龍)
大橋查獲首輛超員大客
昨天下午,在膠州灣跨海大橋上,一輛河南籍臥鋪旅游大客不顧乘客安全,不但超員還在大橋應急車道內隨意停車,車上乘客紛紛下車拍照走動,完全將安全拋到了腦后,幸好被巡邏至此的膠州灣跨海大橋大隊民警及時發現制止。
昨天下午3時許,膠州灣跨海大橋大隊執勤民警巡邏到膠州灣紅島航道橋路段時,發現前方應急車道內熙熙攘攘地站滿了行人,有的行人甚至跑到路中間、有的攀爬到靠海的護欄上拍照。昨天正逢周末,車流量較大,后面經過的車輛紛紛踩剎車避讓。執勤民警發現該情況后,立即通過喊話器提示乘客,并停靠在該客車后面示警。當要求乘客回到客車上時,民警發現有好幾位乘客竟然沒有座位。
經檢查,發現該客車荷載40人,竟然拉了50個人。最后,民警對該客車駕駛員做出罰款1000元并記12分的處罰,還依法扣留該客車,將車上乘客安全轉運,并將情況上報交通部門。(記者 陳勇 通訊員 李明東 王杰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