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國共產黨9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上,涌現出許許多多優秀領導干部和領袖人物,毛澤東是全黨全國人民公認的、崇敬的偉大領袖。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共產黨人為黨奠定了領導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引導黨的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1976年毛澤東逝世以后,盡管幾代繼任者在領導方面各有不同的創新與發展,但是都沒有脫離毛澤東奠定的基礎,而是把自己的創新與發展深深地根植于毛澤東領導思想之中。深入學習和研究毛澤東領 一、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群眾路線作為領導活動的根本工作路線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領導的根本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認為,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偉大動力,是黨奪取勝利、提高執政能力的本源所在。黨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給人民帶來更多、更大的實際利益,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增強人民對黨的支持力、擁護力,進而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 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指出: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這一宗旨的基本特點是:第一,在領導的出發點和目的上,一切為了人民。毛澤東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的徹底解放而建立起來的?!拔覀円磺泄ぷ鞲刹?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1]第二,在領導實踐的過程中,一切依靠人民。我們黨所講的為人民服務,并不是把人民當作無能無為的偶像、神祗而供養,恰恰相反,是建立在人民是歷史主人的基礎上的。毛澤東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黨對人民群眾的領導,是用正確的思想理論和路線把人民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去實現人民自己的利益,不應該也不可能代替人民包打天下。因此,一切依靠人民,是貫徹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題中應有之義。第三,在領導的主觀態度上,“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2]第四,在領導的客觀效果上,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準則。為人民服務,僅有“全心全意”的主觀態度是不夠的,還必須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實效上。對此,毛澤東指出: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在領導實踐中達到這一“最高標準”,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最后落腳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領導過程與領導目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的高度統一,是貫穿在毛澤東領導理論和領導實踐中的一條紅線。牢牢把握這條紅線,才能抓住毛澤東領導理論的精髓。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宗旨在領導工作中的生動體現。“群眾路線”這個概念,是周恩來在1929年9月《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來的。他說,籌款沒收地主豪紳財產解決紅軍給養,“一定要經過群眾路線”。后來經黨和毛澤東等在領導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形成了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它的基本內涵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正確地反映了領導活動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黨的領導工作中的正確運用和體現。1990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指出,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歷史經驗反復證明,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系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 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主要是,“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3] “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4] “有了堅固的明確的這些群眾觀點,才能有明確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能實行正確的領導。” [5] 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程序。既然群眾路線是正確反映領導活動規律的科學的路線,那么它必定會以某種基本不變的程序反復地表現出來。1943年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寫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決定中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边@里,毛澤東從哲學的高度,生動地概括和論述了群眾路線的“兩步走”和“無限循環”的基本程序。這一基本程序之所以是正確的、不能違背,根本原因在于它是領導規律的體現和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