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蒜交易市場鮮見收蒜商 位于西董村的白橋鄉大蒜專業市場是白橋鄉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場,眼下應是大蒜交易的旺季,然而記者到達時,發現里面一片冷清:偌大的交易市場內空空蕩蕩,既沒有南來北往、忙著運貨的車輛,也沒有云集的蒜商,只有三三五五的村民聚在一起,要么打牌要么閑聊。西董村村民董女士指著地上的大蒜告訴記者,這都是她家種的,共有2000多公斤,因為沒人收,只能先放在這里了。據董女士介紹, 董女士指著市場里的一車大蒜告訴記者,目前只有這一名蒜商收了一車大蒜,但是沒有外地客商過來,他現在也賣不出去。前兩天市場還有幾個收來大蒜的蒜商,至今已經賠了1萬多元,因為已經有五六天沒有外地客商來交易市場收蒜了。 董峰是西董村的一名大蒜收購商,據他父親介紹,今年董峰總共收上來二三十萬公斤大蒜。去年董峰共賣出150萬公斤大蒜,來收購大蒜的客商遍布江蘇、山西、萊蕪、濟寧金鄉等地,僅來自江蘇和金鄉的兩名大客商就從董峰手里收走了100萬公斤。去年7月下旬,白橋鄉大蒜基本都收完,今年這些大客戶都沒有過來。 大蒜行情信息發布通道急需健全 談到今年蒜價逐漸走低、大蒜普遍滯銷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去年大蒜價格暴漲,不少蒜農紛紛擴種,全國大蒜種植面積增長超過20%,造成今年大蒜產量激增,目前供大于求,大蒜價格下跌成為必然。同時,因今年大蒜豐收,蒜商不再上門搶蒜;不斷下跌的蒜價又使得蒜商普遍對市場持觀望態度,希望待其下跌到最低點再著手收購大蒜,這造成了蒜農手中大蒜普遍滯銷。 有蒜農對記者表示,往年部分大客商收購大蒜后,要出口到日本、韓國、印度等國,而今年不知為何出口困難。中國大蒜商會相關人士表示,國外大蒜的進口基本平穩,每年以5%至10%的速度增長,國內大蒜銷量也是以5%至10%的速度增加;如果種植面積大增,會給市場帶來很大的沖擊。因此,放大的供應量是目前蒜價低迷的重要原因。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李鐵崗認為,大蒜價格波動周期短、波動幅度大,與農產品信息發布機制不健全、無人向蒜農進行相關預警有關。無人預警、供求信息不對稱,使蒜農很難擺脫“增產不增收”的窘境。因此,大蒜種植面積、產量不穩定,產銷信息不透明,是導致近年來大蒜價格暴漲暴跌的深層原因。他進一步解釋說,目前,國內大蒜產業信息服務體系不健全,導致大蒜生產、加工、貯藏、國內外等市場需求信息嚴重滯后,另外從大蒜種植到收購再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體制缺乏監管,部分環節可能被少數人壟斷,例如蒜農認為的“壓價”就是基于收購商而非真正市場行情作出的判斷——這都將制約大蒜產業健康發展。他建議盡快建立中國大蒜產業預警機制,暢通大蒜市場行情信息發布通道,打擊人為炒作行為,保護蒜農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