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橋隧開通,大批游客涌入青島西海岸 昨日,記者從青島開發區旅游局獲悉,截至7月7日,橋隧通車一周來,雖受陰雨天氣的影響,但開發區各景區仍吸引了43.44萬人次的游客,與往年同期相比,各主要景區均創下客流新高,人數與橋隧通車前相比增長25%以上。 43萬游客涌進開發區 “橋隧通車一周來,開發區各主要景區游客數量劇增?!弊蛉?,開發區旅游局副局長燕亞超表示,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游 橋隧通車也引爆金沙灘景區的夏日旅游熱浪,公交車滿載,停車場爆滿,海邊餐飲酒店“一席難求”,各區域人流如織,日均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唐島灣景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菩提寺景區、銀沙灘景區也實現平穩增長。開發區內各主要星級酒店客房出租率較大增長。經旅游部門統計,截至7月7日,共有43.44萬人次的游客涌進開發區。 大多數游客頭回過海 昨日上午,在前往開發區的隧道公交上,記者發現,有好多“市里人”結伴前往開發區的金沙灘、唐島灣等景區游玩,他們大多都是第一次來開發區,不時地向一旁的乘客打聽開發區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市民楊先生也開車帶著父母穿過海底隧道,上午在金沙灘玩完后,中午在長江中路上的一家飯店吃飯?!耙郧埃覀內液苌賮黹_發區,父母更是一次都沒來過,這次領了橋隧的體驗券,帶著父母過來看看,真沒想到開發區的變化那么大,馬路又直又寬?!睏钕壬f,要是早知道開發區發展成了這樣,他應該早點來開發區買房子。 “橋隧體驗”成主力軍 “‘橋隧體驗團隊游’成游客主體?!毖鄟喅榻B說,橋隧開通一周來,青島市民組成的各種 “橋隧體驗團隊游”成為主體。“橋隧一票通百人體驗團”、“網友體驗大巴”、“自駕體驗車隊”、“百名教師游橋隧”等團隊,成為各大景區亮麗的風景。 青島開發區管委辦公室副主任汪嘯表示,橋隧沒有通車前,“青黃不接”導致開發區旅游人氣不足,青島是個旅游名城,每年有4000多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來到青島,但到過開發區的卻不足10%。即使是市內四區的居民,也有許多從來沒到過開發區。交通不便導致開發區多年來難以接受主城區旅游人氣的輻射。 西部景點“串”進青島游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經理孫曉瑩告訴記者,自2003年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以來,絕大多數游客來自日照、濰坊、青州等地,市區游客多以自駕游為主,很少有跟旅行團或跟班車來的。主要原因就是輪渡會經常因天氣原因不能正常發船,造成很多不可預料性,導致游客不愿到黃島來玩。“橋隧通車后,開發區的景點已經‘串’進了青島游?!睂O曉瑩說,不少旅行社將原本的青島兩日游已經改為青島三日游,增加了體驗橋隧的一日行程,就可以串起開發區從南到北的旅游景區,使開發區的景區與青島城區的景區融為一體。 ????新聞延伸 ????專家提醒—— ????別讓西海岸變“過道” 昨日,在開發區舉辦的橋隧交通建設與城市發展論壇上,來自北京、上海、重慶、西安、濟南、煙臺等地以及青島本地的代表300多人參加了論壇。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山東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貴斌在會上對橋隧通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膠州灣步入‘橋隧時代’,對西海岸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抓搶橋隧時代發展的機遇,引爆港航、產業、人才投資潮的同時,也要看到可能帶來的挑戰?!编嵸F斌說,“過道效應”、“擠出效應”、“邊緣效應”等負面效應,在這些方面,要提早認識,積極應對。 “出現交通過道,是城市組群之間的不平衡現象導致的。人流車流如果‘消化不良’,直接流向青島老市區,或過路流向魯南等地,給西海岸帶來的就不是經濟資源,而是尾氣?!编嵸F斌說,交通改善了,如果不優化環境,本可以在黃島過夜的人流,也可能流向老市區,因此進一步提升優化生活環境很重要,要讓客人留得住,還想來。(記者 劉海龍 孫靜芳 通訊員 韓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