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5日早晨,一場大暴雨突襲揚州等地。對于剛剛還在“喊渴”的蘇中、蘇北,強降雨帶來的驚喜卻很快變成了驚慌:暴雨之下,很多城市變身“水城”,馬路轉眼成了“河道”,交通癱瘓,正常生產生活一時變得混亂無序。
河海校區成“河海”,現代化遭遇內澇之痛
“平常七八分鐘的車程,今天硬是走了20多分鐘。”7月5日上午8:30,家住揚州綠地上方公館的陳小姐開車出門,剛剛行至天和國際小區西門,就發現前方路段幾乎一片汪洋。“因為擔心車子熄火,當時很多車輛都掉頭,重新繞道。從小區開至文昌西路的單位,一路上幾乎沒有不積水的路段。車輛經過,濺起的水浪有1米多高。”據揚州氣象臺發布的信息,7月5日凌晨3時起,揚州城區受到強降雨影響,至12時止,市區降雨量接近110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達34毫米。此次降雨強度已達10年一遇。
6月24日,南京。從當晚開始,南京地區降水量再次刷新今年的單日雨量紀錄,江寧24小時雨量為134毫米,其中河海大學江寧校區雨量最大,達到179.2毫米。學校內積水嚴重,學校生活區一帶水深沒過小腿,成了名副其實的“河海”。為此,學生發帖自嘲“暴雨很貼切地詮釋了校名,宿舍也變成海景房了,去食堂吃飯都要游泳過去。”
當日宜興,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男生宿舍也遭水淹。正復習準備期末考試的同學不得不投身“抗洪”,臉盆、掃帚、簸箕……各種“工具”齊上場把水往外潑。“還好,我們的電腦都放在桌子上,不然就要報銷了。”網名為“枯草樹葉”的同學告訴記者。
6月18日,蘇州。大暴雨襲來,氣象部門罕見地一天連發兩次暴雨預警。在古城區永定寺弄,小巷6號民房積水漫到小腿部。在11號曹老伯家,一個玻璃魚缸在屋內“隨波逐流”。曹老伯說,18日早上起床,腳一下地就發現腳泡在了水里。
入夏以來,一場場暴雨,讓國內包括各大省會在內100多座城市變成“水城澤國”。據國家防總初步統計,各地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