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山灣現滸苔 早報訊 記者從膠南市海漁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膠南市海漁部門的漁政人員駕船巡查時,在靈山灣海域距離岸邊還有兩海里的地方發現了零星滸苔。“這片滸苔整體面積不大,單片只有小鍋蓋大小,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暫時對膠南海域的水產養殖戶構不成威脅。”膠南市海洋漁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盡管如此,為了以防萬一,海漁部門已經通知沿海水產養殖戶隨時做好打撈滸苔的準備,同時,20艘打撈船也已待命,一旦有滸苔靠岸,將盡快進行清理。 (記者 趙玉勛) 滸苔“來了又走” 早報訊 昨日,開發區薛家島銀沙灘、石嶺子、甘水灣等海域再次出現滸苔,千余平方米的滸苔隨海水漂來,就當海參、鮑魚養殖戶準備全力打撈即將登陸的滸苔時,風向一轉,滸苔又隨海水漂走。專家稱,滸苔走向和風向及洋流有很大關系。 “滸苔之所以能夠漂移就是靠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泡,氧氣泡夾雜在滸苔的絲狀體之間使得滸苔上浮在海水表面。”昨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逄少軍告訴記者,雖然降水將市區的營養成分輸入大海為滸苔生長提供了一定的營養,但連日來的陰雨天氣也大大抑制了滸苔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其漂移并相繼沉入海底。“滸苔的走向和風向和洋流都有很大的關系。”逄少軍說,未來幾天滸苔是否會大面積登陸,還要視風向與天氣情況而定。 (記者 劉海龍) 保潔船忙“打滸” 早報訊 昨天下午,嶗山區海洋漁業局巡查人員發現,在大麥島海域、大公島海域出現了一些滸苔,海上的保潔船只隨后啟動,迅速清理處置滸苔,清理工作將在今天結束。 嶗山區海洋漁業局海洋環保站王吉開站長說,昨天下午,他們巡查發現,在大麥島西側海域、大公島海域出現了一些滸苔,面積大約有兩個足球場大小。這是今年嶗山海域首次發現滸苔。在海上的6艘保潔船當天下午已經開始打撈滸苔。王吉開介紹,今后一旦遇到大面積滸苔,他們將立即啟動有關處置預案。 (記者 陳勇 通訊員 任濱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