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尋訪沂蒙小調誕生地:沂蒙山保持原生態好風光

來源:膠東在線 2011-06-22 15:44:04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的秀美風光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如今已成著名旅游景點,當地政府在開發的同時努力保存了當地的原生態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著名的沂蒙山小調如今就聳立在這篇青山綠水間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71年前,兩位十八九歲八路軍戰士阮若珊、李林,為配合我軍作戰行動,在山東省費縣白石屋村一間簡陋的農家草舍里,精心構思創作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歌曲一經誕生,便在根據地廣為傳唱,并很快從沂蒙山區飛向了祖國的四面八方。21日上午,全國網絡媒體山東紅色老區行采訪團一行探訪《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聆聽那熟悉的旋律,感受不熟悉的年代。

????1940年,正值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邊區抗日軍民創作了民歌《反對黃沙會》。由李林(現為上海歌劇院顧問)譜曲,阮若珊(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作詞。后經不斷修改加工,成為了如今的《沂蒙山小調》。歌曲一經傳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動的歌詞,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在費縣的馬頭崖鄉白石屋村,后來鄉鎮合并,馬頭崖鄉合并到薛莊鎮。但白石屋村始終沒有變。21日上午,全國網絡媒體山東紅色老區行采訪團一行踏上了尋訪《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的旅程。層層群山聳立,去往白石屋村的山路,雖蜿蜒,但還平坦。從薛莊鎮到白石屋村有近2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層巒疊嶂,滿山種滿了板栗樹,正是開花的季節,在滿山的青色中,彌漫著淡淡清香。

????轉過一個個山體,眼前突然寬闊了許多,一個近兩千平米的水池,出現在面前,在水池前方,立著沂蒙小調誕生地的石塊。水池對面有幾塊巨大的石頭,其中一塊較大的石頭上刻有袁成隆于1999年9月題寫的"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的字樣。袁成隆曾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團主任,1939年底,隨團從延安來到沂蒙山區,于1940年先后組織領導創作了《沂蒙山小調》和《跟著共產黨走》這兩支富有強大生命力的歌曲。

????沿著不規則的小路,蜿蜒向上走,左側20多米的地方是一塊天然巨石,上面刻有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親筆題寫的一行字:“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紅色蒼勁的筆跡寄托了作者對白石屋、對沂蒙山的一片深情。

????石頭的后面就是白石屋村十年前修建的一座紀念亭。旁邊立有一塊碑額是篆書的《沂蒙山小調》的誕生記。繼續向上走,有了一小片稍微寬闊的地方。這里并排立有兩塊石碑。右邊石碑的正面刻有《沂蒙山小調》的簡譜。在它的右側,成蔭的板栗樹下,一戶人家的房子若隱若現。

????據介紹,《沂蒙山小調》誕生地于2007年4月被評為臨沂十大紅色旅游景點之一。目前費縣正在精心規劃,努力使《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白石屋村和附近的大青山突圍紀念建筑群聯成一片,形成規模效應,充分發展當地紅色旅游資源。當地政府還十分注重環境保護,提出在開發的同時不破壞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任淑云)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八旬老戰士回憶戰火硝煙 橫刀立馬身經百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原阳县| 昌邑市| 壤塘县| 吉林市| 精河县| 浮梁县| 册亨县| 南陵县| 青岛市| 凤山县| 陵水| 崇文区| 安阳市| 武隆县| 中西区| 石屏县| 尼勒克县| 历史| 武安市| 遂平县| 恩施市| 鱼台县| 兖州市| 农安县| 广安市| 高雄县| 宿州市| 东方市| 定南县| 永和县| 曲阜市| 喀喇| 文昌市| 安福县| 甘谷县| 扬中市| 青神县| 昌宁县| 富民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