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園三區三線”
????一園,即在嶗山區中韓鎮建立青島高科技工業園,著力吸引國內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工業企業入園進行高新技術開發。1992年3月16日,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宣布成立。8月1日正式開園,規劃面積58.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33平方公里。 ????三區,即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保稅區和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1992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黃島區實現了體制合一, ????“一園三區三線”的開發建設,對青島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形成整體對外開放新格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帶干糧咸菜 拓荒黃島新區 ????已經進入古稀之年的吳希善從1984年開始擔任青島市對外開放辦公室主任,1990年成為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首任專職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他見證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從獲批到建設的全過程。據吳老曾經接受采訪的資料,開發區是在一片荒原上搞建設,早期的創業者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不能滿足。他們住宿、辦公都在薛家島建筑公司招待所的幾間平房里,門口有個水龍頭,每天早晨大家在此接水洗臉。家在青島老市區的人每個周末都回家自帶干糧、咸菜,回來幾個人湊在一起支鍋輪流做飯。外地來的人則乘船到老市區買夠一周吃的饅頭、火燒和蔬菜。如果遇到霧大浪高不通船,就只好另當別論了。 ????租用賓館房間 構想高新藍圖 ????時任青島高科園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劉世光在 《青島高科園開發始末》一文中這樣描述:“籌建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尚未開發的新區,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的設計,如果沒有前瞻性,如果不能適應青島的實際,延誤青島發展大好時機,我們無異于青島歷史的罪人。” ????據劉世光回憶,1992年3月16日,還是在老的市政府大樓里,市政府的一位主要領導找他正式談話:“市委已經決定從開發區調你來籌建青島東部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籌建小組由你任組長,再從(原)嶗山區、市科委各抽調一人,任副組長。籌建小組的任務首先是為市委、市政府提出決策建議,東部新區的名稱、功能定位,管理體制和權限等。” ????“事不宜遲,第二天我們三個人就開會,研究組成籌建班子,決定從我們三人所在單位抽調幾位有較高學歷、有一定開發建設經驗和理論修養的同志,加起來有十幾人,租了石峰賓館幾間房子,開始工作。他們都很年輕,想到有這么重大的戰略性任務,一個個都摩拳擦掌,大家在興奮中又有一些擔心甚至惶恐。” ????艱難定位 后來居上 ????劉世光這樣表述:“高科園有四個功能定位,分別是:青島新市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化旅游中心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其中第四個功能定位,是經過一番爭論之后才確定下來的。” ????“是要建設‘民族的’,還是要引進國外已形成產業的高技術生產項目,我們多數人持兩者并重的觀點。為此,我們請市領導一起去北京,做了各方面的工作,強調青島的優勢,在我們的努力下,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科委終于批準了在青島設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那是1992年12月19日,比濟南和威海高新技術開發區晚了一年半。” ????雖然是比濟南和威海高新技術開發區晚了一年半,但很快人們就發現青島后來居上,成為山東對外開放的“龍頭”。“一園三區三線”的開發建設改變了青島的城市格局,一方面,高科技工業園、經濟開發區和保稅區的建立實現了青島一東一西的快速增長奇跡,另一方面,郊區工業的發展則帶來了青島郊區布局的變化,2009年的全國百強縣名單中,青島的五個縣級市全部入選。 ????如今,在“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指引下,新一輪的城市格局變化還在繼續,又一個城市空間變化的傳奇正在誕生。 |
上一篇:1991年青島首屆啤酒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