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成品油調價陷迷霧 定價權或下放給石油三巨頭

來源:山東商報 2011-06-13 06:17:35

  成品油調價迷霧

  定價權或下放給三桶油

  根據發改委下發的意見征求稿,成品油調價間隔將從目前的一個月縮短至10天,并有可能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給三大石油巨頭。

  在國內成品油市場,對于有著敏銳判斷力的諸多民間“油商”而言,每次“油荒”來臨之前,他們總能憑借長期積累的經驗,通過各路手段提前囤油賺錢。

  而無論國際油價走勢如何,“石化雙雄”一路看漲的財報中卻總有一筆凈利潤大賺與煉油業

務虧損的“糊涂賬”。

  據中石油、中石化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中石油凈利潤為370億元,同比增長13.9%,中石化凈利潤為205億元,同比增長24.49%。與此同時,報告中則指出,一季度中石油煉油板塊虧損61.42億元,中石化則虧損5.76億元。

  在多數消息靈通的民間“油商”看來,“石化雙雄”的虧損言論往往是成品油市場山雨欲來的前奏。在長期搜集信息的過程中,他們諳熟此道,卻不是全部。

  1 煉廠虧損真相

  除去管道運輸、交接等環節,中石油、中石化每桶油的成本大概就在25美元左右。

  長期以來,國際油價高企、煉油成本持續高漲一直是中石油、中石化鳴冤叫屈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其間的真相到底如何?“發改委至今都沒有制定對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毛利率的核算標準,只要不高于發改委規定的最高限價,兩大公司就存在很大的利潤空間。”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姚達明介紹,由于石化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煉油環節又可生產出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化工原料和瀝青等在內的多種產品,而每種產品的市場價格又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因此具體的煉油成本核算存在一定困難。

  但這并不影響對整個煉油業務的成本計算。以一季度紐約期交所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為例,4月底的國際油價為110美元/桶。依據人民幣與美元6.5:1的匯率計算,進口一桶優質原油的成本價約為715元人民幣,同時,根據國內煉制一噸汽油需要約7桶原油的守恒標準,兩大石油公司提煉一噸汽油所需要的原油成本約為5005元人民幣。

  “當前國內93號汽油售價為每噸10436元,柴油為每噸10136元,一噸汽油的差價就是5431元,也就是說,他們的煉油毛利率接近50%,如果這都還虧損,那就干脆賣給中海油吧,中海油的煉廠一直在盈利。”姚達明說。

  與此同時,國內煉油企業采取的不同生產方式也決定了煉油成本的差異,但山東東營一名民營煉廠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無論是采用催化生產法,還是常壓生產法,以及成本相對更低的焦化生產法,煉油成本都不會超過毛利潤的一半。

  “他們(中石油、中石化)煉廠的裝置和技術遠遠超過我們,我們都能賺錢,為什么他們卻虧損?更何況我們的油源還一直得不到穩定的保障。”上述東營民營煉廠負責人說。

  “實際上,除去管道運輸、交接等環節,中石油、中石化每桶油的成本大概在25美元,所謂虧損僅僅是他們的一面之詞。”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原秘書長王勇對記者說。

  2高“進”低“出”迷局

  雖然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三申五令要求嚴格控制出口,但中石油、中石化在成品油出口上仍然有空可鉆。“中國作為國際石油市場最大的買家,完全有能力在國際石油市場謀求話語權,并左右國際油價的走勢,但事實卻剛好相反。”一名業內專家說。

  據這位專家透露,中石油、中石化在國際石油市場往往背道而行,國際油價越高,進口量越大,國際油價下跌,進口量也隨之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石油消耗總量高達4.2億噸,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企業的自產原油大約為1.8億噸,這意味著我國的石油消耗量一半以上都依賴進口,對外依賴度高達50%以上。

  上述業內專家表示,兩大石油公司在國際石油市場買漲棄跌的目的在于借助國際油價抬高自產原油價格。

  3 旺季檢修玄機

  在兩大石油公司煉廠排產嚴重滯后的同時,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三產公司卻在各大煉廠進入檢修期間大獲利好。除此之外,每當國內成品油供應趨緊時,中石油、中石化集中檢修煉廠也一直被詬病。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般而言,根據煉油業務的特點,以及南北生產氣溫等環境的差異,北方煉廠檢修期一般集中在7月、8月,南方煉廠的檢修期則主要集中在3月、4月。

  “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長期以來都是南北分治,但在陸續安排旗下煉廠停產檢修的時間上卻非常默契。”上述業內人士說。

  在一季度山東海化、富海石化等煉廠相繼停產檢修后,中石化日前再次發布消息,稱將對旗下的青島煉廠和洛陽煉廠進行關閉檢修。

  據記者了解,青島煉廠日加工能力為20萬桶,從本月20日起,青島煉廠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休養生息”。此外,日加工量于去年10月也增加至20萬桶的洛陽煉廠則被安排在8月、9月停產檢修,關閉最多50天。

  中石化不斷壓縮煉廠開工率的同時,中石油也在對旗下煉廠的檢修時間進行安排。而隨著石化雙雄相繼亮出檢修計劃,部分地區成品油市場的緊張形勢日益加劇。

  “雖然每年對煉廠的檢修排出時間表很正常,但從整個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量來看,兩大公司的檢修計劃很難與成品油價格脫離干系。”姚達明說。

  4月中旬,中石油做出7月份煉廠停產檢修的排期計劃,將西部兩家最重要的煉廠停產檢修,總計將停產2100萬噸/年的煉油裝置,這也意味著,屆時西北地區油品資源將面臨大幅減少。

  中石油旗下產能最大的煉油子公司——大連石化一個日加工能力200800桶的原油蒸餾裝置因停產檢修關閉至6月底。

  “二季度是國內成品油市場傳統的需求旺盛期,選擇這個時候排產檢修無疑將使油品資源更加緊張,‘油荒’局面也完全有可能發生,何況在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供應緊缺了。”姚達明說。

  針對業內對兩大公司安排煉廠檢修、借機減少庫存抬高油價的質疑,中石化集團一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并非刻意制造供應緊缺局面,而是根據原油進口、國際油價走勢以及國內成品油市場的供需關系制定的。

  4 定價權下放?

  作為固守中國能源安全的兩大要害部門,從成立之初,中石油、中石化就一直在穩定國內成品油市場中扮演著企業與權力部門的雙重角色。

  6月8日,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連啟華在“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通氣會上透露,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及階梯電價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將在年內推出。

  針對成品油調價機制,連啟華稱,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朝著更市場化的方向完善,根據發改委向國內主要油企下發的意見征求稿,成品油調價間隔將從目前的一個月縮短至10天,并有可能將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給三大石油巨頭。

  業內人士分析,將定價權下放一方面體現了與國際油價緊密掛鉤的意愿,另一方面則是發改委試圖逐步建立起競爭機制的動機。

  “嚴格來說,目前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還是以中石油、中石化聯手操盤為主,中海油作為三大公司中運營管理能力最為市場化的石油公司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話語權。”商務部研究院一名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而長期以來,兩大石油公司在成品油調價機制中與發改委的博弈頻頻上演,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將定價權重心下移也是發改委在“綜合權衡后的讓步”。

  今年4月至5月,新一輪調價周期來臨,但發改委卻一直按兵不動,這也再一次加劇了兩大公司與發改委在定價權上的正面沖擊。

  與此同時,即便定價機制最終落子三大石油公司,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價機制依然充滿變數。

  “歸根到底還是發改委沒有制定出對石油公司毛利率的核算標準,沒有這項指標,他們的伸縮空間還是很大。”姚達明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新成品油價格機制除了窗口開放周期縮短之外,目前討論中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則是,當原油價在130美元/桶以下時,國家才有可能將成品油的定價權交給三大石油公司。這也意味著,這套定價機制將從原來的審批制向備案制過渡。(記者 尹一杰)

-

相關閱讀

上一篇:重慶查獲一批毒海帶毒竹筍 焦亞硫酸鈉超百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兰坪| 泸水县| 永州市| 宝清县| 锡林浩特市| 兰州市| 辉南县| 墨玉县| 五常市| 白城市| 尼玛县| 略阳县| 仁化县| 英吉沙县| 阳春市| 五寨县| 桓台县| 稻城县| 望奎县| 平山县| 安徽省| 邵武市| 昌乐县| 泰州市| 黄浦区| 全椒县| 沂南县| 双牌县| 诸暨市| 南靖县| 肃北| 青神县| 英德市| 靖边县| 通州市| 新闻| 卓资县| 和硕县| 芦山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