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規定的賠償標準
專項檢查顯示,有22家企業69批次的產品被檢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氨。他們是石家莊三鹿集團。
中澳合資多加多乳業工作人員:因為當時我們都是統一,根據市場份額做了一下分配。
據相關人士提供的電匯憑證顯示,22家企業中,三鹿集團出資最多。2008年12月31日,三鹿集團匯給乳協賠償金總計9.02億。另據相關上市企業年報,廣州雅士利集團與其下屬生產商山西雅士利乳業、施恩嬰幼兒營養品支付總計6120萬元。伊利乳業支付4463.3萬元。圣元乳業年報也顯示支付款項約合人民幣1564萬,蒙牛乳業支付997萬元,光明乳業支付404.7萬元。那剩余的7251萬元資金來自何處?記者通過多方渠道詢問其余企業,但至今未給予答復。
中澳合資多加多乳業工作人員:賠償基金,這個事,這個事情我們不太清楚。這個(帳目)在那個協會那邊查不到嗎?
多家企業年報顯示,賠償金均匯給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2009年1月,乳協透露,該筆基金已全部籌集到位。此前記者曾試圖向乳協理事長宋昆岡求證詳細帳目。但只是被告知有關部門將盡快向社會公布有關情況。但這個并不困難的問題,直到今天沒有見到所謂的“盡快公布”。
除此之外,補償金在發放方面,也讓公眾有諸多的疑問。按照當年的固定,對于確診患兒的賠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承擔患兒極性治療費用,二是給予患兒一次性賠償金,三是建立患兒醫療賠償基金。其中11.1億賠償金中的9.1億元被用來支付患兒急性治療期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而根據衛生部的統一規定,全國近29.4萬患兒的賠償標準,分別為死亡賠償20萬元,重癥賠償3萬元,普通癥狀賠償2000元。那么兩年過去了,這筆賠償金又用了多少呢?
如此乳制品協會只是在回應中稱,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兒家長領取了一次性賠償金。但是否遵照衛生部統一規定賠付,死亡賠償、重癥賠償、普通癥狀賠償分別有多少患兒,賠償金是否如數發放,總額又領走了多少?對于這些關鍵問題,乳制品協會并未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