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癥研究署在法國里昂召開8天會議之后宣布稱,手機產生的無線電頻率電磁場對于人類來說也許是致癌的。該論調一出,便受到美國無線通信行業組織和廠商的激烈反駁。而國內專家也表示,“手機致癌論”證據有限,結論缺乏說服力。 ????“手機可能致腦瘤”? ????使用手機與癌癥之間的關聯近年來一直受到高度關注,但此前從沒有權威機構明確表示,使用手機存在致癌風險。這一次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捅開了這層“窗戶紙”。 ????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表示,長期、高強度使用手機和其他無線通信設備可能增加患癌癥幾率,這是由31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工作組得出的結論。在一周的時間內,這個工作組在法國里昂評估了暴露在射頻電磁場環境中人和動物健康狀況的大量過往研究資料,并認為基于現有的有限數據,長期、高強度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可能導致”罹患神經膠質瘤。神經膠質瘤是腦瘤的一種,屬惡性腫瘤。國際癌癥研究署署長Jonathan Samet表示,專家根據評估流行病學研究中得出的這個結論,這項研究跟蹤的用戶在過去10年時間里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打30分鐘電話,結果一種叫神經膠質瘤的惡性腦癌發病率增長了。 ????不過,Jonathan Samet也坦承當前的科學證據僅表明無線設備與癌癥之間的一個可能的聯系,而不是得到證明的聯系。 ????證據不足廣受質疑 ????國際癌癥研究署的論調一出,立即遭至位于美國華盛頓的無線通信工業國際協會的反駁。該協會發表聲明稱,國際癌癥研究中心過去曾認為腌制蔬菜和咖啡等可能致癌,這次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工作組也沒有進行任何新研究,而只是評估了已發表的一些研究,“即便上述結論是基于偏見和其他有問題的數據,他們的證據也是有限的,該工作組也并沒有量化罹患這種癌癥的風險。” ????無線通信工業國際協會說,去年5月中旬,由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組織的一項大型研究還認為,不能確定使用手機會引發腦瘤。美國聯邦電信委員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都強調指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使用手機可能導致癌癥和其他健康問題。 ????一些手機制造商對癌癥研究所的觀點也進行了質疑。諾基亞6月1日在一份聲明中稱,國際癌癥研究署并未明確指出射頻(RF)場就是導致腦瘤的致癌物或潛在致癌物,只是根據有限的證據而得出結論:射頻場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某種特定癌癥的風險。索尼愛立信也表示,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射頻與癌癥之間有直接的聯系。 ????專家稱用戶不必擔心 ????長期從事輻射研究的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朱先生告訴《IT時報》記者,關于手機是否會對健康產生影響的爭論由來已久,此次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觀點只是一些研究人員部分的觀點,不能代表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研究結果。 ????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網站上也沒有看到任何關于手機致癌的確切消息或表述。在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篇實況報道《電磁場與公共衛生:移動電話》中顯示,在過去二十幾年中,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評估移動電話是否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迄今為止,尚未證實移動電話的使用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朱先生還告訴記者,在2008年8月我國就發布了《移動電話電磁輻射局部暴露限值》,對手機輻射做出明確規定,這個數據相當保守,確保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目前生產的手機都符合該規定,因而用戶大可不必擔心。當然,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一些山寨手機通常置相關規定于不顧,形成了較大危害,輻射遠遠超標,因而切莫貪便宜,使用山寨手機。 ????TIPS 如何減少手機輻射影響?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手機輻射會對健康產生影響,但由于手機距人體很近,使用時間長,手機對人體還會產生輻射,記者給您支9招,減輕手機的輻射。 ????招數1: 盡量減少手機通話時間,每天累計通話時間不超過1小時; ????招數2 :盡量少用手機打出電話,打出電話的輻射量高于接聽電話; ????招數3:手機盡量不放在口袋、腰間和床頭; ????招數4:手機接通瞬間遠離頭部; ????招數5:使用耳機減少手機輻射; ????招數6:青少年兒童少用手機; ????招數7:手機信號弱時少打電話; ????招數8:懷孕早期最好少用電話; ????招數9:避免接電話頻繁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