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四川地震災區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并于5月9日在都江堰市主持召開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二、認真總結災后恢復重建的寶貴經驗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的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恢復重建任務,是我們戰勝自然災害的又一偉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把城鄉居民住房、學校、醫院重建放到優先位置。災后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對居民住房建設進行安排。對住房毀損無房可住的受災群眾,中央財政按照城鎮居民每戶2.5萬元、農村居民每戶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地方財政也拿出資金進行補助,再加上多方支持,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災區群眾住上了放心房,解決了災區群眾基本生活問題,穩定了人心,保持了災區的社會穩定。地震中,學校、醫院損失很重。我們認真吸取教訓,提出要把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眾最放心的建筑,全面提高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抗震設防標準。建筑設防標準的提高,不僅使學校更安全、家長更放心,而且為今后應對災害提供了重要避難場所,在這方面多花一些錢,是值得的。這兩年,我們還推廣汶川地震恢復重建的做法,在全國范圍實施了校舍安全工程。 第二,堅持規劃先行,科學指導災后恢復重建。災后恢復重建是一項關系災區長遠發展和災區群眾切身利益的龐大系統工程,必須以科學規劃為指導。震后11天,我們就啟動了規劃的編制工作。我們集中各方智慧,通過深入調研、科學民主決策,歷時3個多月,完成了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城鄉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10個專項規劃。規劃充分考慮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注重處理恢復與提升、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這些規劃涵蓋了重建工作的各個方面,成為指導恢復重建的綱領性文件,保障了恢復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汶川特大地震也讓我們更加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在規劃制定和實施中,我們始終堅持恢復重建與防災減災相結合。災區居住點、公共設施以及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堅持科學選址,避開斷裂帶,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開泄洪通道,工程建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去年8月四川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絕大多數地震災區經受住了考驗。 第三,堅持統籌兼顧,將恢復重建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災區的恢復重建,不是簡單地恢復,而是要有提高。既考慮災區原有的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又充分利用重建提供的發展機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高度重視產業升級、節能環保,努力促進災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次恢復重建使災區的基礎設施、人居條件都有較大改善。過去災區很多城市沒有污水處理設施,市政設施很不健全,在重建中全面加強了供水、污水處理、能源供應等公用設施建設。在災區恢復重建中,還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和特色,加快災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布局優化,為災區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
上一篇:領導人赴川考察
下一篇:汶川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完工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