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濱雕塑園的廢棄,讓雕塑家們郁悶不已。“去一次,傷心一次。”5月7日,中國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隋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青島打造出這么一張文化名片很不容易,不該把它像破爛一樣扔掉。”這位從青島走出去的當代雕塑家領軍人物,一直關注著雕塑園的興衰。 ????十一年前,作為全國首家專業性、學術性雕塑館,海濱雕塑館的落成,曾給這些藝術家們帶來無限的自豪,如今,這些自豪都已化為了難堪和心 ????“最華麗的亮相” ????去過雕塑園的人,應該都記得在東入口處有一組由三個紅藍黃小人組成的雕塑,那是雕塑園里“最老的住戶”了。歷經了雕塑館閉館,雕塑作品被紛紛收回、破壞風波后,“一家子”“幸存”了下來。 ????5月7日上午,記者見到了這件雕塑的作者——徐立忠老人。他看上去精神健碩,胡須已經發白。在家中,他向記者講起了“一家子”十一年的坎坷遭遇。 ????2000年5月1日,青島雕塑藝術館開館儀式。徐立忠作為嘉賓出席,“那真是一次最華麗的亮相,到場的全都是國內最知名的雕塑家,青島的雕塑家根本排不上號。”他回憶道。雕塑館開館,激發了島城雕塑家的創作熱潮,五個月后,徐立忠開始創作“一家子”。 ????這“一家子”本是一堆廢品。 ????2000年10月24日,他著手尋找雕塑材料。因為創作的是廢品雕塑,他跑去海信和木器廠尋找廢料,都失望而返。在青島鋼廠的廢鋼管理處,他發現了兩座廢鐵堆成的 “大山”,一下子興奮了起來。 ????大鋼管做身體,鈴鐺做眼睛,排氣管做成了“爸爸”的領帶,廢鋼絲做成“媽媽”的頭發,一個廢桶被做成手包,“兒子”頭上戴的隨身聽是用法蘭片做成,幾個冷凝管做出了一條小黑狗……同年11月8日,他的作品“一家子”創作完畢,同期完成的還有 《伊甸園的蛇》和《雕塑家布德爾的印象》等。 ????“青島市出現廢品雕塑并不偶然,它是伴隨著青島工業結構的變革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飛躍而產生的。”在2001年1月舉行的青島市環保雕塑展上,徐立忠激情飛揚地做了次演講,“這是全國第一個廢品雕塑展,我希望中國第一個環保雕塑園也在青島建起,它的出現將使島城的文化光芒更加閃耀。” ????彼時,島城雕塑藝術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海濱雕塑園加上已建成的“名人雕塑園”和香港路上的雕塑群,青島雕塑已頗具規模,雕塑藝術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話題,潛移默化地提高著城市的文明和市民的素質。 ????與世界級雕塑家同展 ????“一家子”創作完畢后,先在市少兒活動中心展覽了兩年,因該活動中心開辟游樂場需要用地,“一家子”和其余20多件雕塑作品搬進了雕塑園。 ????“那時候雕塑園的展覽一場接一場。”70歲高齡的徐立忠回憶起當時的盛況仍一臉興奮。2001年7月,在時任法國駐華使館藝術專員柳煙的推薦下,法國雕塑家讓克洛的《青銅與水彩的對話》在雕塑館展覽,徐立忠前去參觀,“讓人大開眼界,那可是世界級的雕塑家,他的作品能在青島展覽,當時雕塑館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了高檔次的雕塑展,游客數也能證明雕塑園往日的輝煌。據統計,2000年“五一”雕塑園接納游客20萬人,“十一”20萬人,2001年“五一”期間,游客猛增到了40萬人。 ????2002年4月2日,徐立忠和幾位青島雕塑家一起,前往雕塑園安裝各自的雕塑。“因為海邊風大,我挖了個深坑,倒進去混凝土把‘一家子’固定住,再鋪上鵝卵石,最后是噴漆。”他回憶道。“當時大伙兒干得都很高興,為自己的作品能在雕塑園長期陳列而高興。” ????從那天起,“一家子”走進了更多島城市民的視野,也開始迎接一批又一批外地游客的參觀。這“一家子”,“爸爸”手拿大哥大,“媽媽”挎著小手包,兒子戴著隨身聽,掛著相機、牽著小狗,一看便知是個溫馨家庭的代表,游客見之,都會會心一笑。 ????室外雕塑作品增多,館內雕塑展不斷。2002年11月,“中國西部風雕塑巡回展”來到青島,由于雕塑園一流的陳列環境,那次展覽破例將原定每個城市一周的展期延長至一個月。 藝術品竟當廢品給賣了 ????好景不長。 ????2002年底,雕塑園迎來新主人——山東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以5000余萬元的高價,獲得了30年的經營權,市規劃局雕塑辦退出管理。隨著雕塑展的減少、專業管理的缺失,雕塑園開始衰敗。 ????“雕塑展銳減,意味著人氣降低,雕塑家開始收回自己的作品。”5月7日下午,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張白濤向記者說道。“還發生過作品丟失的現象,讓不少雕塑家氣憤不已。” ????2006年底,雕塑園再次易主。市政府收回了雕塑園,轉由嶗山區市政公用局管理。至此,雕塑園內的作品已所剩無幾,多年未舉辦一場展覽的雕塑館“關門大吉”。 ????人氣沒了,游客少了。目睹了雕塑園輝煌的“一家子”過起了“苦日子”。先是“兒子”手里牽著的“小黑狗”被人摸走,再是“爸爸”頭頂的帽子被人砸掉,“媽媽”的手提包不見了,“頭發”越來越少…… ????2008年,徐立忠老人帶著家人去雕塑園游玩,這一切看在了他眼里。“一家子”破損不堪,更可氣的是他的另兩件作品則“神秘失蹤”了。他去找管理方,然而,此時的雕塑館大門緊閉,兩個保安告訴他,“估計是拾破爛的人偷走賣了,我們也沒法管。”他想索賠,但又能去找誰呢?三次易主的雕塑園,早已權責混亂,最后他只能不了了之。 ????“那不是廢品,是件藝術品,居然被拾荒的人偷走,真是荒唐至極。”徐立忠拍著桌子說道,氣憤溢于言表。“出現這種事情,是一種悲哀。這么好的雕塑園居然淪落到這步田地!而雕塑園東邊又在建設現代藝術館,這和‘黑瞎子掰棒子’有什么兩樣,文化設施豈能建一個扔一個?” ????“一座雕塑館的興衰,折射出的是城市文化品位的起伏。雕塑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元素,更是文明的傳承載體。青島的雕塑水平一度走在全國前列,如今這么好的底子被白白浪費了,實在讓人痛心。”他對記者說道。 ????最后的鄰居 ????雕塑家們的心痛從未停止。2010年10月,徐立忠陪同幾位 “慕名而來”的朋友再次去了雕塑園。這一次,“一家子”看上去更像 “廢品”了——部件越來越少,顏色越來越舊。 ????“雕塑園名聲在外,很多朋友心目中的雕塑館還是開館時的樣子,見到成了這般模樣,都很費解。”他說道。當一群人看到關著大門的雕塑館墻上竟仍掛著“嶗山區×××指揮部”牌子時,全都哈哈大笑。 ????張白濤要幸運得多。他的作品只在雕塑館展覽了一次就被收回了,免受了“失蹤”之災。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苦衷。2008年,市雕協要舉辦一次雕塑展,想把地點選在雕塑館,“我們向有關部門打了報告,沒批下來。”最后,100多件作品放在了一家航海俱樂部展覽。“最近三年,雕協三次向有關部門呼吁恢復雕塑館原貌,我自己就給寫過兩次信,都沒結果。” ????“政府應該把雕塑館和音樂館、美術館、博物館放在同一個檔次上進行管理。青島有這么好的海濱風貌,歐陸建筑,發展雕塑得天獨厚,應該繼續利用起來。”張白濤說道。“長春的世界雕塑園場地沒有青島好,但這幾年搞得相當紅火,與政府的支持、扶持是分不開的。” ????2010年10月,陪伴“一家子”時間最長的鄰居 “衣缽”(俗稱 “中山裝”)也搬走了,它被作者隋建國運去了德國展覽。 ????如今,在偌大的雕塑園里,“一家子”顯得更加孤單,它衣冠藍縷,終日面朝著大海,不知是在回憶往日的輝煌,還是做著復興的夢……(本報記者 陸 波 文/圖) |
上一篇:海灣大橋海底隧道命名征集 市民爭相提出建議
下一篇:青青島微博 微言青島 愛上青島 隨手拍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