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環境整治后,垃圾圍城的浐灞河道變身環保新區 世園會,借世界盛會惠及民生 古都花開,春滿三秦。4月28日,西安世園會開幕當天,記者看到,前來游園的老年人很多。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在兒孫簇擁著的輪椅上欣賞風景,笑容怡人。 “來看看我們的世園會,有多漂亮!”今年78歲的張奶奶接受記者的采訪時,樂得合不攏嘴,“在這兒住了78年 了,倒退五年,做夢也想不到,西安世園會選址浐灞生態區。史稱“灞上”的浐灞之濱,是我國古代主要港口之一。在唐朝天寶年間,唐玄宗、楊貴妃曾在此開辦一場大規模水運博覽和商品交易會,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博覽會,成為世界博覽會之發端。 然而,世園會選址浐灞,意圖并非僅在于展開一場千年時空對話,其深層意蘊在于,昭示新西安對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信和憧憬。 許多“老西安”都知道,廣運潭曾一度是個河流污染、垃圾圍城、河道坑洼的地方。灞河、浐河上僅工業污水排污口就超過40個。經過一場艱難的“綠色革命”,浐灞由原來生態重災區變為現在的生態補償區。
>>>>>>點擊進入專題 萬科西安媒體行:世園改變一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