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不遺余力打造“藍色硅谷” ????記者:李書記您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目前進入加速推進 “規劃”實施階段。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龍頭,青島市在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如何依托優勢加快發展? ????李群:青島的頭等大事,就是盡快由“淺藍”變為“深藍”。為此,青島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提升工作,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努力在建設山東半島 ????記者:青島如何當好“排頭兵”? ????李群:青島高級海洋專業人才占全國的30%,涉海領域兩院院士占全國的70%左右,承擔著全國50%以上的國家級海洋科研項目,海洋科技優勢在全國無出其右。依托海洋科技力量,青島市正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加強合作,積極引進高端技術研發中心和科研機構,大力推進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科考船等創新載體建設,加快構筑全國重要的海洋科技創新平臺。 ????海洋科技是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核心戰略。當前,歐美發達國家仍然掌握著一些海洋產業的核心技術,我們有相當一批企業甚至是龍頭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幾乎是空白,還在生產低端產品,市場份額很低,缺乏國際競爭力。青島市要發揮青島的海洋科技優勢,爭取國家支持,建設海洋科學城,不遺余力打造中國的“藍色硅谷”。 ????記者:“藍色硅谷”的依托是海洋科技,而海洋科技只有轉化為海洋生產力,才能促進藍色經濟發展。青島將如何加快海洋科技轉化進程? ????李群:雖然青島的海洋科技人才很多,但結構不盡合理,基礎研究占絕大多數,應用人才、經營人才、復合型人才還很匱乏,導致很多海洋科技成果流失到外地轉化。比如青島海洋科技基礎研究人才、應用技術開發人才的比例是3:1,只有20%的成果在本地轉化。還要看到,雖然青島的海洋經濟發展較快,但總量依舊偏低,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差距較大。比如2010年,全市海洋產業增加值僅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0%。 ????為此,青島市一方面重點突破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儀器儀表裝備制造、海水資源開發利用等一批關鍵技術,全面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一方面優化整合海洋教育資源,依托中國海洋大學等高等院校,重點發展與海洋經濟密切相關的學科專業,不斷加大對海洋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培養更多的一線海洋技術人才,完善研究成果產業化體系;一方面加強創新型海洋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海洋緊缺人才培訓工程,更多地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打造海洋高端人才高地,為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記者:建設藍色經濟區人才十分關鍵,項目支撐同樣重要。青島市支撐藍色經濟區發展首先啟動了哪些重大項目? ????李群:未來5年藍色經濟區規劃實施中,青島擬組織總投資達到6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投向逾300個項目。分布的產業包括海洋產業、臨港產業和涉海產業。具體項目包括董家口港口及臨港產業區、膠州灣西海岸經濟區、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膠州灣東海岸現代服務業區、鰲山海洋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示范區等五個功能帶動區。 ????近期青島市財政拿出100億元設國內首支藍色經濟基金,將帶動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逾120億元的青島新國際機場也確定選址萊西或即墨……這些動輒百億元的大項目,都體現了青島市加快發展藍色經濟的氣魄和力度。 |
上一篇:世界眼光謀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