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占青島初期,在歐洲人居住的青島區修建了東西向的KroprinzStr街,中文寫作依列女街,日占時期改叫濱松町,中國收回青島后才叫湖北路。 1898年,任巡洋艦隊司令的普魯士亨利王子到青島,駐青德軍官兵向他提出想有個娛樂場所,為滿足這一要求,在依列女街建了一座水兵俱樂部,亦稱海員俱樂部 它的南面曾是著名的西餐廳夢香飯店,后拆除建了七層大廈,樓下是一家老字號的華壹氏藥房,這家藥房原在四方路上。 水兵俱樂部的西邊,原有一座大樓,樓下也有一家西餐廳,叫“Café Flossel”,分別譯為佛勞塞爾、夫老司、富羅斯,初為咖啡店,生產供應面包、點心,中文寫作“德國面包房”,后以牛排、啤酒著稱。著名作家洪深、梁實秋在他們的散文中都寫到過這家西餐廳。樓上曾是公民報社,主筆胡信之是一位有正義感的進步人士,1925年“五卅”運動中,公民報》仗義執言,代表工人群眾,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罪行,胡信之被捕,與共產黨員李慰農一起在團島英勇就義。抗戰勝利后,這里成為郵政儲金匯業局,解放后長期是中山路郵局,原公民報社曾是青島電車廠籌備處,現在拆除建了百盛大廈。 舊青島有幾家汽車行,業務很廣,既銷售汽車、汽車零件,修理汽車,也經營出租汽車。較大的汽車行有兩家,一家大美汽車行,在湖南路(已拆建為海信光學眼鏡行),一家永泰和汽車行,在湖北路、河南路口,解放后一度是汽運公司一個車隊的所在地,后拆建為交通局的宿舍樓。永泰和的隔壁曾是金城電影院,是一家專門放映好萊塢影片等西方影片的影院,樓上、樓下兩層,共450個觀眾席。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西方片源中斷,這里也曾演過話劇,電影明星顧蘭君來青島時在這里演出過,解放后還活躍在銀幕上的孫景璐曾在這里主演過《日出》。解放后,金城電影院遷往東平路,這里改建為宿舍樓。 金城電影院的隔壁曾是一家英文報社,出版英文日報《TsingtaoTimes》,中文稱《青島泰晤士報》,抗戰勝利后,國民黨青島市黨部接管了設備,出版《民言報》(英文版)。 再往西便是德國人建的警察署,中國人叫它巡捕房,它有高聳的鐘樓,是青島五大鐘樓之一,現在是青島市公安局。 湖北路4號曾是一家私人醫院壽康醫院,院長是劉菊如。湖北路上還有一家醫院,曾叫妓女保健所,又叫性病防治所,屬于衛生局,主要為妓女查體、治性病,是舊社會的特殊醫院。 湖北路31號,長期被稱作“吳公館”,是吳郁生的私宅。吳郁生清末任過軍機大臣,來青島后筑宅于此,淡泊人生,不問政治,以經詩、書、畫自樂,并皈依佛門號為居士,小魚山上曾有他寫的“回頭是岸”牌坊。他多次游嶗山,并編寫了《嶗山》一書,被收為商務印書館《中國名勝》叢書第二十二種。 青島開埠后,上海人士來青工作、經商的很多,在湖北路西端建了幾座上海石庫門式的民居建筑,一樓、一底、一閣樓帶一廚、一衛為一個單元。著名作家艾蕪及夫人來青島時曾在這里住了一年,生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創作了《南行散記》等作品。 日本陸軍的特務機構,在日本統治青島時期已在青島開展間諜活動,聯絡點在湖南路14號,機關長是谷狄華雄。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占領青島,特務機構以“梅公館”的名義遷至湖北路2號,除日本人外,有社會局、財政局等機構的中國人進出,他們是華籍特務。前幾年,拍過一部電影《梅花公館》,內容大多是寫濟南“梅公館”的,但電影內景、外景全拍于青島安徽路12號,這時曾是“鹽田公館”(青島方面特別根據地司令部情報部)。商河路上還有“青山公館”(海軍特務部)。(來源:青島新聞網 青青島社區 膠澳大帝) 原文鏈接: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php?topic_id=3806289&board_id=1059 |
上一篇:女民警進工地為工人辦理暫住證 服務效率受贊揚
下一篇:江蘇路-大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