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佛山雷雨致15死 救命短信只發有錢有權人(圖)

來源:新華網 2011-04-30 13:11:51

????4月17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遭遇短時強降水和大風天氣。當日,正在遭受60年來第二少雨年的廣東迎來了短時強降水和冰雹天氣。全省21個市縣發布了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深圳和廣州番禺還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根據廣東氣象站網監測,廣州、云浮、肇慶、河源、惠州等11個市縣錄得超過8級的大風,其中佛山市順德區陳村仙涌居委會錄得了全省最大陣風14級。截至17日19時統計,災害過程已造成佛

山市12人死亡、27人受傷。新華社發

????“救命短信”為何“嫌貧愛富”廣東佛山重要天氣預警信息“有選擇性”供給遭強烈質疑

????新華網廣州4月30日專電(記者吳濤、鄭天虹)近日,廣東遭遇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幾分鐘肆虐,造成18人死亡155人受傷,其中有11人死亡是發生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佛山市順德區,而在該區最富裕的容桂街道,也有3人喪命。

????這次災害天氣,當地氣象部門提前7分鐘做出了準確預報,并發出警報。可惜,在高度發達的通信體系之下,高科技手段獲取的預警信息,從氣象臺到公眾的“最后一公里”出現“梗阻”,預警的“救命短信”沒有傳達給所有納稅人,而是只供給了收費用戶和部分領導干部。

????目前,佛山重要天氣預警信息“有選擇性”供給遭公眾強烈質疑。那么,“救命短信”為何“嫌貧愛富”?

????天氣預警信息“只發有錢有權人”

????4月17日,珠三角遭遇災害性強對流天氣。佛山成為這次強對流天氣的重災區,轄下順德區陳村出現14級陣風,與強臺風相當。巨大的風力造成了佛山15人死亡,多處建筑被摧毀。

????災后,佛山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順德區氣象局通報了除電視臺、電臺等常規公共傳播渠道外,手機短信的發送情況:15日第一次預警,預警短信向12121個用戶發送(用戶總數在30萬左右,每月收費2元)。16日、17日作了第二次預警,預警短信“向順德區相關決策部門的決策人員,主要是村主任、村書記以上的人員,總數在3000人左右進行發放。”

????“30萬+3千”,這條“救命短信”的發送范圍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網絡關鍵字搜索結果超過3萬條。

????在佛山的地方論壇“二千沙龍”上,網民“t90m”說:“一般天氣,尚可理解。災害性天氣,如此為錢,實在可恥,可知道納稅人也是交過錢的。”還有媒體發表了評論文章,認為“佛山天氣預警只發給收費用戶和決策人士,有利用公共信息牟利的嫌疑。”

????警報提前7分鐘信息傳送梗阻坐失“救命良機”

????據佛山市氣象局介紹,4月15日,佛山市氣象局發布了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的天氣預報。到17日,順德區氣象局先在11時03分發布了雷雨大風消息,并在預測出較為準確的雷雨大風信息后,于12時45分發布了雷雨大風藍色(四級)預警信號。12時52分,順德區陳村鎮仙涌村就錄到了全省最大的14級陣風。警報發布與災害性天氣出現間隔為7分鐘。

????順德氣象局表示,在這7分鐘里,順德區氣象局一是通過傳真,向當地電視臺、電臺、三防部門等發送了警報;二是通過系統向順德區的250塊氣象顯示屏發送;三是在網站上發布了氣象警報信息。

????顯而易見,這三個渠道、7分鐘不足以通達廣大市民,特別是身處農村、廠區敏感地帶的打工族。

????對于有關“預警信息只向收費用戶發送”的質疑,佛山市氣象局解釋說,這些向收費用戶發送的預警信息是15日發送的,當時它還不算警報,而是常規天氣預報。根據規定,常規天氣預報信息必須經過手機用戶本人確認才能向其發送。廣東氣象臺曾嘗試過免費向公眾發送常規天氣信息,但有市民以“騷擾”為由向氣象部門投訴。

????對于17日當天獲得準確預報后“預警信息只向有權者發送”的質疑,佛山氣象局說,這些發送對象其實是當地防災減災體系中的安全負責人或聯絡員,如三防部門、學校、村(居)委會、車站和主要工地的安全負責人。佛山市順德區氣象局副局長曹麗說:“我們主要是按照防災減災預案把信息發給這些人,以便他們采取相應的措施組織防災減災。”

????“救命”警報為什么不用最快捷有效的手機短信發送?面對這個質疑,“信息梗阻”問題浮出水面。廣東省氣象局氣象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關小文說:海量群發信息不像我們老百姓點對點的手機短信,這頭一摁那頭立馬收到。廣東全省氣象系統短信端口的總發送能力是每秒5000條,下分到一般縣區后只有幾十條。曹麗說,順德區氣象局的短信發送能力是每秒30條,也就是每小時最大發送量是10萬8千條。順德人口近200萬,這意味著絕大部分手機用戶收到短信時災害天氣早已結束。

????關小文說:“這不是錢的問題。事實上,廣東氣象局通過三大通訊運營商免費向公眾發布的氣象預警信息,每年達到數十億條。臺風、大范圍暴雨、寒冷等時效較長的天氣,都會大范圍免費發布。大范圍全網發送預警信息,需要報省應急辦批準,再通知運營商傳送。而運營商再作發送準備工作。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個小時。”

????廣東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熊亞麗說:“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發送上千萬條的信息,單憑一個部門的力量和單一的渠道,難以承擔這么重的任務。”

????災害警報信息發布傳送機制亟需完善

????廣東省氣象臺臺長馮業榮說:“因為強對流天氣突發性太強,而且產生和消失的時間短,監測存在困難。美國對龍卷風的預警也僅為十幾分鐘。廣東對強對流天氣的整體平均預報提前量約40分鐘。”

????巨大投入拼搶天氣預報提前量,每一秒鐘都來之不易。但如果警報信息傳送出現“梗阻”,信息在“決策圈”里打轉轉,到達不了最需要搶險避災的廣大群眾,這個提前量還有什么意義?

????社會意見認為,“佛山天氣警報信息事件”反映出當前我國災害警報信息發布機制和渠道仍有待完善。在極端災害性天氣趨向頻繁的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門需盡快健全完善災害警報信息,提高社會的抗災能力。

????關小文說,預警信息的快速發布,需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多渠道發布機制。手機短信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存在發送能力限制問題。如何形成短信、電視、電臺、廣播、社區信息等互為補充的立體化發布體系,是未來災害預警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廣東從2000年對此開始探索,但有關制度仍待完善。

????此外,佛山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炎利軍認為,在政府完善災害預警發布信息的同時,還應不斷加強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通過不斷的科普知識宣傳,有利于民眾將氣象部門的氣象信息轉化成為生活的信息,讓民眾知道什么天氣會有什么影響,如何應對,同時還能提高民眾主動獲取天氣情況的意識和積極性。”炎利軍說。

-

相關閱讀

上一篇:東航駐韓老總涉嫌受賄三千萬被拘 曾兩度逃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米脂县| 固原市| 桦川县| 梧州市| 康平县| 黔西| 临颍县| 思南县| 阿勒泰市| 大同县| 南陵县| 韶关市| 隆安县| 大关县| 潼关县| 白朗县| 揭东县| 蕲春县| 克山县| 开原市| 佛冈县| 衡东县| 漳浦县| 白山市| 井陉县| 同仁县| 美姑县| 小金县| 赤壁市| 铁岭县| 祥云县| 丰都县| 上饶县| 辽宁省| 剑川县| 永丰县| 朝阳市| 九寨沟县| 舒兰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