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 正文

走進安徽路5號 探訪全省首家郵電科普基地(圖)

來源: 2011-04-30 09:49:06

山東省郵電科普基地揭牌

與會領導參觀博物館

館內展出的老式電話機

    青島新聞網4月30日訊 29日上午,位于安徽路5號的青島郵電博物館正式掛牌“省級科普基地”。這是山東省首家以郵電知識為主題的科普基地。市委副書記王文華,副市長胡紹軍,市政協副主席郄晉生,省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建華出席掛牌儀式。

    青島郵電博物館座落于安徽路5號,是1903年德國人最早修建的一批歐

陸式建筑,也是當時全省第一家電報電話局。博物館占地面積1500㎡,共計四層,展陳面積近2500㎡,館藏文物展品約1000余件,歷史圖片2000余張。有各個歷史時期涉及20多個國家制造的電話機,最古老的電話機為1905年愛立信公司生產的壁掛式木刻電話。

    歷經時代變遷,這些老電話仍能使用,讓在場參觀的嘉賓既興奮又感慨。王文華副書記指出:“青島聯通出資建成了郵電博物館在保護歷史文化建筑、普及城市科技知識、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等方面開了個好頭。”

     在郵電博物館內記者看到,這里有德占青島期間總督府曾使用的電話;還設有磁石電話、發報機等互動展品,游客可親自操作,感受過去的通信方式等。

    作為一所科普基地,青島郵電博物館在組織通信技術相關資料時,對各歷史時期的通信現狀,用實物、圖紙、歷史文獻等進行說明。走訪了許多歷史親歷者,其中包括青島郵電的離退休工程技術人員等,就博物館展陳的各個歷史階段的通信知識、通信設備,進行直接求證,同時設計安裝郵電通信動態展示項目。

    與此同時,該館還利用圖片、文獻、實物,貫穿電報、有線通信的演進,如供電式交換機、日本侵華期間的史端橋式通信設備,建國后的縱橫制和程控交換技術。利用蠟像再現民國期間電話接線等傳統通信過程;用計算機技術演示電報發報原理,實體展示光纖通信。通過展陳內容回望初期郵電的狀況,了解當今通信的科技水平,展望未來通信的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

-

相關閱讀

上一篇:揭秘天價嶗山茶 每斤兩萬元仍供不應求(組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藁城市| 安陆市| 九寨沟县| 潼关县| 佛冈县| 夹江县| 彰化市| 监利县| 米泉市| 六安市| 泰兴市| 宜川县| 峡江县| 保亭| 麟游县| 崇明县| 营口市| 尉氏县| 杨浦区| 那曲县| 综艺| 丽水市| 文安县| 门头沟区| 美姑县| 石嘴山市| 安丘市| 武川县| 麻城市| 农安县| 丽江市| 临朐县| 略阳县| 鄂尔多斯市| 蒲江县| 友谊县| 明水县| 长顺县| 晋中市|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