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三大廣州召開掀革命高潮 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

來源:南方日報 2011-04-14 14:21:25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李向新 攝)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新華社 發)

1933年廣州出版的地圖上清楚地列示了“三大”舊址民居的結構。(雷輝 攝)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內的仿真人像惟妙惟肖,真實還原歷史現場。(王輝 攝)

????一座座小洋樓古樸寧靜,門前高聳的樹木綠意盎

然,盛開的木棉花像一片紅色祥云,陽光穿過綠葉打在行人的臉上。這是春天的恤孤院路,鬧市中一處難得的靜地,但這條路上的中共“三大”舊址,卻讓人在寧靜之中讀出了激越與豪情。

????1923年4月,中共中央機關從上海遷來廣州,同年6月,中國共產黨的40名代表集聚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登高一呼群山應,從此神州不陸沉,“三大”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先河,掀起了大革命的波濤,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三大”會址被日軍飛機炸毀

????今年清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來到中共“三大”舊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

????這不是汪洋第一次來中共“三大”舊址,早在2008年7月1日,他就迎著蒙蒙細雨來到這里,重溫黨的歷史。參觀結束時,汪洋深有感觸地說,黨的“三大”是廣東的驕傲,省市黨史和文化部門負責人要繼續認真研究、挖掘和整理中共“三大”的珍貴史料。

????廣州農講所舊址紀念館副館長顏暉曾經分管中共“三大”舊址紀念館,據他介紹“三大”會址的發掘,殊為不易。

????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前舉行的7次代表大會,除了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外,一大、五大、七大等會址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修復,而“三大”會址卻在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

????為了尋找“三大”遺址,幾經周折,一直到1971年,當時參加“三大”的一位代表根據回憶才找到了當年的標志物,有關部門最后確認了會址。會址直到2006年3月12日完成考古挖掘。

????由于建筑材料、風格等細節已無法考證,相關決策部門遂放棄了“原址重建”方案,而是在遺址旁修建了如今的現代化陳列館。當年的墻基和地板所在地,現在整修后上面都用玻璃鑲嵌起來,供游人觀看。2006年7月1日,“三大”會址紀念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廣州成革命新高潮策源地

????“一大”在上海召開,“二大”也是在上海召開的,“三大”是在黨的誕生地之外的城市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三大”,也是黨自建立以后惟一在廣州召開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三大”為何選擇在廣州召開?顏暉一邊翻閱桌上厚厚的史料,一邊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農講所舊址紀念館多名研究員研究過這一問題,有人還專門為此寫過論文。”

????顏暉表示,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后,特別是經歷二七慘案后,北洋軍閥政府在北方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加大了社會控制力度,南方特別是廣州正在成為中國革命新的高潮興起的策源地。

????“廣州的工人階級和其他各階級人民群眾,較早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特別是在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多重壓迫下,革命情緒不斷滋長,工人運動相當活躍。”顏暉稱,中國人民與北洋軍閥之間的矛盾,不僅相當尖銳,而且表象化了,包括南北軍閥之間的矛盾也表象化了。

????在顏暉看來,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各種革命力量云集廣州,革命力量聯合和蓄發之勢已經形成,關鍵是如何整合。所以,“三大”選擇在廣州召開,有其客觀原因和歷史必然性。

????陳獨秀對自己提出嚴厲批評

????陳獨秀在“三大”上作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令人注意的是,這份3500字的報告中,作為黨中央負責人的陳獨秀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對“二大”以來近一年的黨的工作提出了批評意見。批評意見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批評整個黨的工作和中央委員會的工作;一方面是對包括陳獨秀本人在內的“個別中央委員提出批評意見”。

????對中央委員會的錯誤批評方面,主要指出,“實際上中央委員會里并沒有組織,五個中央委員經常不能呆在一起,這就使工作受到損失”,“中央委員會也缺乏知識,這是罷工失敗的原因……大家確信中國有實行國民革命運動的必要,但是究竟應當怎樣為中國革命運動工作的問題上,我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還反對加入國民黨……”

????同時,陳獨秀還對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個別中央委員”提出了嚴厲的批評。“陳獨秀由于對時局的看法不清楚,再加上他也很容易激動,犯了很多錯誤。”“張國燾同志無疑是對黨忠誠的,但是他的思想非常狹隘,所以犯了很多錯誤。他在黨內組織小集團,是個很大的錯誤。”“鄧同志在唐山和科烏礦工罷工時犯了嚴重錯誤,并且在廣州造成了很多困難……”

????由于陳獨秀在報告中帶頭作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大興了中共“三大”的民主風氣,使這次會議充分發揮黨內民主,最后以投票的方式通過了國共合作等決議案。

????投票決定是否加入國民黨

????出席“三大”的代表有40人,由全國各地的黨組織推薦產生,代表全國420名黨員。40名代表圍繞一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全體共產黨員要不要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一種意見是以陳獨秀和共產國際馬林為代表,他們認為:“中國革命目前的任務,還是進行國民革命,不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國民黨是代表國民革命的黨,應成為革命勢力集中的大本營;共產黨和無產階級現在都很幼弱,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力量。因此全體共產黨員、產業工人都應參加國民黨,全力進行國民革命。”

????另一種意見是以張國燾和蔡和森等為代表,他們反對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認為“工人應該在自己的政黨旗幟之下參加革命,若加入資產階級的國民黨組織,便不免有混淆無產階級思想的危險”。

????經過兩天的激烈爭論,最后21票贊同,16票反對,3票棄權。按照“少數絕對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同開展國民革命運動。

????這開創了國民革命的新局面,共產黨的隊伍在3年內增長60倍,黨員由400余人猛增到5.7萬余人。在工農運動上,出現了“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和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以及以兩湖為中心的工農革命運動高潮。實踐證明,“三大”確立的黨內合作形式是正確的,沒有“三大”加入國民黨的決策,就沒有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

????廣東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張曉輝:知識分子加入為黨注入新鮮血液

????中共“三大”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意味著毛澤東第一次進入中央領導核心,開始了他作為中國革命領袖的歷程。這可以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作為一個先進的、有生命力的黨,需要不斷吸收新的力量、持續更新黨內成分。”

????中共早期領導人的成分,主要都是大知識分子,如陳獨秀、李大釗都是教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有些領導是北京大學的學生。毛澤東出身農村,學歷雖不高,但是有學問、有能力,做事別具一格,他的加入給中共領導層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而憑著他對農村的熟悉,也注定了中國革命會走上擺脫共產國際和蘇聯模式的教條主義,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國共兩黨在國民革命時期進行了第一次合作,在抗日戰爭時期進行了第二次合作,歷史事實證明,國共兩黨合則雙贏、分則兩傷。國共兩黨再次握手,合作發展,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對國共兩黨、對民族國家利益、對世界和平發展都是有利的。

????紅色辭典

????東征

????1925年2月1日,在中共的全力支持和幫助下,廣東革命政府開始了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這次東征的主力是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任東征軍總司令,蔣介石兼任東征軍參謀長,周恩來兼任東征軍的政治部主任,他們親自出征。當時在粵軍二師任參謀長的葉劍英奉命投入了東征之戰。由于葉劍英不僅參與指揮,還冒著槍林彈雨,往來于友軍之間進行聯絡,協攻敵人,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干。這次東征在中共全力支持下不僅把戰斗進行到底,并且攻下了淡水城,奠定了第一次東征勝利的基礎。

????“五卅”運動

????在共產黨人蔡和森、李立三、劉少奇等領導下,1925年5月31日成立上海總工會。6月1日舉行20余萬工人的總同盟罷工(如上圖,新華社發),5萬學生罷課,絕大部分商人參加罷市。7日,上海各界成立工商學聯合會,提出向帝國主義交涉的17項條件,包括永遠撤出駐滬的英、日海陸軍,取消領事裁判權,懲辦“五卅”慘案兇手等。工人罷工堅持近3個月,為保存力量和鞏固已取得的成果,至8月中旬陸續復工。“五卅”運動是繼“五四”運動以后中國人民又一次大規模的反帝斗爭,它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增強人民的反帝愛國意識,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是廣州、香港工人為抗議帝國主義制造“五卅”慘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而舉行的政治大罷工。這次大罷工是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直接領導下,有組織、有準備舉行的。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員、電車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罷工,接著其他行業的工人也紛紛響應,罷工人數達25萬人。工人聲明擁護上海工商學聯合會對“五卅”慘案提出的17項條件,并針對英帝國主義在香港執行的歧視華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選舉、勞動立法、減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項要求。

????旗幟的先聲

????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

????———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在中國共產黨人組織和領導的“安源工人俱樂部”的發動下,舉行罷工,喊出了“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的口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中影響最大的口號之一。

????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

????——— 1919年初,李大釗發出了“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的號召“五四”運動以后,他進一步號召青年知識分子投身到勞動人民中去,通過“共同勞動”來改造中國和改造自己。

????為自由而戰,為爭人權而戰

????———1922年2月4日,黨領導的京漢鐵路總罷工委員會發表宣言,號召全體工人階級“為自由而戰,為爭人權而戰”。

????(記者 雷輝 實習生 黃利飛)

-
相關鏈接

上一篇:社科院研究員講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路徑
下一篇:中共一大為何選址上海法租界 上海專家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泽普县| 蚌埠市| 南召县| 贵溪市| 类乌齐县| 邵阳县| 绍兴县| 页游| 灵石县| 西充县| 边坝县| 塘沽区| 饶平县| 房产| 通河县| 汤原县| 建德市| 阳山县| 德江县| 黔东| 文山县| 阳山县| 长乐市| 抚松县| 岳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宫市| 雷波县| 古浪县| 乐陵市| 洪泽县| 囊谦县| 成武县| 榆树市| 富蕴县| 龙里县| 芜湖县| 宁乡县| SHOW|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