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4月6日,新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蘇樹林(右)在廈門參加廈大九十周年校慶活動。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4月12日電從中石化“掌門人”到福建省委副書記,再到福建省政府副省長、代省長——最近,有關蘇樹林的職務變動頗受媒體關注。“60后”省部級高官、“由商入仕”的成長路徑,蘇樹林身上的多重標簽,也表征出近期一些人事調整的特點。
多名省部級高官履新 成長路徑多樣
從近日新任命的四位“60后”地方官的經歷,也可以看出省部級高官成長路徑的多樣。
新任北京副市長魯煒是媒體人出身。1961年出生,廣西大學新聞系研究生畢業,此前任新華社副社長,曾做教師、工廠宣傳干事、法官、《廣西法制報》總編輯助理。
1962年出生的新任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則是從基層一步步上升。曾歷任江蘇省交通廳規劃計劃處副處長、處長、副廳長、廳長兼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2000年12月-2004年11月任蘇州市長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11月任中共無錫市委書記。
新任山東省副省長孫偉1961年出生,他在中央部門工作多年后,出任地方要職。據公開資料顯示,孫偉曾先后在城鄉建設部、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辦公廳工作。在獲任山東省委常委之前,孫偉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委員長辦公室主任。
多位地方官系“國企入仕”
多名黨政官員的“國企高管經歷”也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由商入仕”的官員中也不乏“60后”。
1962年出生的蘇樹林長期在企業工作,此番并非他第一次步入政壇,早在2006年9月,他曾從大慶油田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調任遼寧省委常委,同年10月兼組織部長。
蘇樹林的經歷并非“孤例”,近幾年,擔任地方大員的“60后”中,也不乏“國企高管”。1962年出生的陳川平從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成為山西省副省長,1961年出生的竺延風是從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調任吉林省副省長,1961年出生湖南省委常委陳肇雄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2006年出臺的《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規定》曾明確規定:實行黨政機關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的干部交流,選調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人才到黨政機關任職。
分析認為,企業高管在政府擔任高官有明顯優勢。國企高管“入仕”之后,可以把企業管理的一些做法引入黨政機構,可以改變其他官員的一些觀念,尤其是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部門需要專業性的官員。
60后漸成政壇“中堅力量”
“60后”高官早已成為中國政壇被關注的群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中的“60后”省部級官員已有百余人,而擔任正部級官員的“60后”目前已有七位。漸任要職的“60后”,正在成為中國政壇的“中堅力量”。
加上新任的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蘇樹林,中國目前的“60后”正部級官員中,有五位主政一方,還包括內蒙古區委書記胡春華、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湖南省委書記周強、新疆維族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另外兩位則是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以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慶偉。
觀察人士分析認為,“60后”官員這兩年集中履新,說明中央為干部儲備所做的工作在不斷加強。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地方黨委政府進入了新一輪換屆周期,年輕、高學歷、懂經濟管理、有實際經驗等將成為新晉要員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