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個檢查,看看檢查結果再說吧。 ”這是如今市民到醫院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醫生對于醫療設備的醫療,似乎越來越強了。與此同時,不少醫院都存在診斷設備平均臺數超過治療設備平均臺數的現象,而且如今醫院規模擴張,大型醫療設備的引進也似乎成了“必須的”。大型醫療設備的“競賽”成了提高醫院醫療水平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醫生“診斷設備依賴癥”也從一定程度上加劇“看病貴”。針對這一情況,國家衛生部剛剛印發了 ????簡單問問就開檢查單花上千元沒查出病根 ????如今,“診斷”給人們的印象就是與醫生寥寥數語的對話和無休止的抽血、拍片、心電圖、B超、CT以至核磁檢查……市民王先生上周就有這樣的就診經歷。 ????王先生因為頭暈惡心胃不舒服就到西部一家大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醫生只簡單地問了一下病情,就一下子開出了腦部CT、血全套、頸部動脈彩超和甲狀腺檢查這4項檢查。其中,腦部CT250元、血全套280元、頸部動脈彩超162元、甲狀腺檢查290元,這4項檢查加起來就是將近1000元。“這還沒結束呢。”王先生因沒查出問題,又轉到了消化內科。醫生只是聽他說了說情況,也沒有探查一下,就安排他去做胃鏡和再次查血查乙肝。而另外一家醫院直接讓他去做個1200元的核磁共振。 ????如今很多醫院的檢查都需要排隊等待,也折射出“醫療設備依賴癥”。很多醫院做檢查要找關系排隊。王先生去做胃鏡被告知要等1周,頸部彩超要等半月,而核磁共振則要等至少一個月。記者調查了解到,排隊挨號等待大型醫療設備檢查的情況在患者眾多的大醫院里是“家常便飯”。 ????醫生確診“依賴”設備醫院展開“軍備競賽” ????“過去衡量一個醫生高不高明,很重要的就是看他到底開多少化驗單能把病診斷出來。”65歲的薛女士無奈地抱怨說:“現在一到醫院,每次都要做好幾個檢查。醫生學歷越來越高,可怎么越來越依靠檢查設備了。 ” ????“如今,凡是新的醫院成立或者醫院規模擴大,必然要引進新的高精尖設備,似乎陷入了一種好像軍備競賽一樣的怪圈。兩家相同水平的醫院也似乎要攀比,這種高水平的設備,你有了,我也得有。 ”昨天,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醫療界人士感慨說。 ????以懷孕為例,國內孕婦一般要做三次左右B超。而國外只做一次。國外對醫療機構管理工作非常嚴格,保險公司不會對沒有必要的額外檢查付費,患者本人更不會自己付款。再說骨折,一般拍片即可以,做CT更清晰,費用卻更高。醫生完全可以把情況提供給患者,讓患者自己選擇,而不能自做主張讓患者做CT;肺炎沒有必要做CT,而有的動輒讓患者做費用更高的CT…… ????醫院設備越來越先進患者掏錢也越來越多 ????市場原因也是導致醫院或者說是醫生“依賴”醫療設備的一個因素。政府對醫療事業普遍補償不足,醫院在競爭中求生存,依賴高、精、尖的醫療設備,各家醫院自然會增加設備占用數量,提高設備利用率。這就出現了醫院里的“感冒做CT”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大型醫療設備濫用之風,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在國內醫療界彌散開來。北京一個城市CT的擁有量比全英國都要多,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有一次曾經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國難道真的這么富有嗎?而大量大型醫療設備的出現,自然會增加就醫成本。 “看病貴”一是藥貴,二是檢查貴,檢查貴主要是儀器設備貴。花了高價買來的設備存在損耗、還貸等問題,檢查費也相應地會高。 ????患者太多但醫生太少忙不過來只好靠設備 ????患者則認為,專家接診患者過多是造成醫生“依賴”設備的因素。在國外醫生一天看十多個病人,在每個病人身上花上半個小時詳細診斷。但是國內大醫院病人實在太多,一名專家每次出診分配到每個病人身上自然少得可憐。在沒時間詳細問診的情況下,自然要相對依靠檢查手段來下判斷。此外,還有不少患者存在“崇拜”先進設備的情況。 “有一些人甚至把一些大型醫療設備檢查當成一種常規的體檢手段。 ”專家透露,無論是在預防還是治療方面,各種檢查增多也與患者本身對先進設備存在“過度崇拜”有關。 ????患者帶著錄音筆就醫設備檢查是“自我保護” ????“說實話,如今的檢查的確比過去多了。但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面對患者的質疑,我們也是有苦衷的。”從醫26年的張醫生對記者說,“現在看病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要求不一樣。以前,醫生診斷出胃潰瘍,病人不會像現在這樣要求拿證據給他看,更不會動不動就說我會去告你之類的話。而現在很多人就診的時候都抱著懷疑的態度,我甚至遇到過患者拿著錄音筆來看病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做一些檢查來確診病情,這樣也算是保護我們自己。 ”記者了解到,自從提出遇到醫療糾紛時醫生須 ‘舉證倒置’來自保清白后,越來越多的醫生不得不通過讓病人多做各種檢查,找證據來保護自己。 ????最新 規定 ??? 嚴控引進醫療設備分析評價使用費用 ????日前,衛生部印發《醫療衛生機構醫學裝備管理辦法》的通知。 《管理辦法》強調,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按照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客觀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加強醫學裝備采購管理。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學裝備使用評價制度。加強大型醫用設備使用、功能開發、社會效益、費用等分析評價工作。對長期閑置不用、低效運轉或超標準配置的醫學裝備,醫學裝備管理部門應當在本機構范圍內調劑使用。 ????《管理辦法》指出,醫學裝備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機構醫學裝備發展規劃和年度預算,結合各使用部門裝備配置和保障需求,編制年度裝備計劃和采購實施計劃。 ????市民 聲音 ??? 還給患者知情權利消除“設備依賴癥” ????對于醫院的“醫療設備競賽”和醫生的“醫療設備依賴癥”,業內人士呼吁,國家從政策上解決醫療機構補償問題,把醫療機構這一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事業辦好。同時,填補法律政策中存在的空白,成立“醫療醫事法庭”,合理處理醫患糾紛。其次,制定嚴格的診療標準,并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把健康體檢的知情權、選擇權交還給患者。 ????與此同時,后期隨著 “一單通”范圍的擴大,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檢查結果在越來越多的醫院實現互通互認,重復接受檢查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醫院的 “醫療設備競賽”和醫生的“醫療設備依賴癥”。此外,專家們感慨地說,通過創建人民滿醫院活動,形成良好信任的醫患關系,對緩解這一現象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