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水泥構件從養殖池中撈出后裝到船上,在GPS事先確定的海面上投入海中……春節過后,只要海上沒有風浪,王哥莊海域人工魚礁項目負責人王金霞都會指揮工人們向這片海域的人工魚礁群中投下這些經過浸泡的水泥構件。 ????“現在并不是投放人工魚礁的季節,卻是藻類移植的最佳時機。經過一個冬天的放漿繁殖,這些水泥構件上粘滿了各種藻類,投到海底后很快就能向其他礁體擴散,加快藻類繁殖。” ????目前,我市已經在王哥莊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島海域、石嶺子礁海域、齋堂島海域啟動5處人工魚礁區建設。“十二五”期間,啟動建設的人工魚礁區將達到8處,每處魚礁區規劃面積300公頃,共計2400公頃。 ????已經啟動建設的人工魚礁中,王哥莊海域的人工魚礁是最早啟動的一個。2004年以公司化運作這一項目以來,這一海域人工魚礁中的海參、鮑魚在去年的評估價值已經達到116億。同樣是在去年,這一人工魚礁區域收獲的100萬斤鮑魚、80萬斤海參,價值達到1.6億。 ????依此類推,全市8處人工魚礁全部基本進入產出期后,經濟價值可見一斑。但人工魚礁項目的收獲并不僅僅是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修復作用。“過度的捕撈讓近海無魚可捕,還把海底植物一掃而光。海洋中,所有的生物繁殖全在近海的潮間帶中進行,做人工魚礁一是給海洋生物搭窩,同時也阻止了捕撈漁船向人工魚礁區域靠近。”王金霞說。 ????在我市海洋漁業相關專家對人工魚礁作用的定義中,其對海洋生態的作用是修復,而不是恢復。全市8個人工魚礁項目相繼啟動后,近海人工魚礁的布局空間將幾近飽和,僅靠這8個人工魚礁項目遠不能支撐起近海生態環境的恢復,同樣也不能提供種類繁多、數量充足的海鮮。 ????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在讓人工魚礁加速啟動的同時,也決定了捕撈業必須向深海邁進。“一出海就賠錢,出一趟海打百八十斤小魚、賣二三百塊錢。”這是諸多小魚船面對的生存現實。與這一現實相對應,全市海洋捕撈漁船數量已經由2005年的7227艘減少至2010年的4996艘。 ????殘酷的現實面前,率先走向深海的漁船提前嘗到了甜頭。從去年開始,位于膠南的青島大禹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打造了一支擁有18對450馬力以上大馬力漁船組成的船隊。截至目前,每艘大馬力漁船的年凈收入達到150萬元。受這一利好消息驅使,僅在膠南,今年上半年還將有20艘大馬力漁船建成下水。初步預計,我市“十二五”期間,450馬力以上漁船將達到100艘,遠洋漁船達到30艘,年捕撈能力能達兩萬噸。 ????我市海洋與漁業部門主要負責人表示,人工魚礁與遠洋捕撈的結合使我市藍色糧倉的建設走上正軌,但要讓這一糧倉達到穩定高產,必須有陸地規模化、標準化健康養殖的保障。“受海水污染、海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海水養殖、捕撈作業均存在不穩定因素,要達到高產穩定的目標,必須在陸地上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的低碳養殖模式,把傳統農業轉化為現代工業,達到旱澇保收。”這名負責人說。 ????在即墨,我市著力打造的青島市海珍品健康養殖示范基地樹立起了規模化、標準化的標桿。基地建成前,這里是已經閑置的鹽田和部分蝦池。經過高標準改造,目前已經建成A、C兩區7600多畝的海參養殖池。“鹽田的收益是每畝二三百元,蝦池的收益是兩三千元,海參養殖的純收入每畝在3萬元左右。”基地負責人韓德山說。目前,基地里的養殖池已經被搶租一空。“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分別實現海參、鮑魚、對蝦規模化、標準化養殖10萬畝、5萬畝、5萬畝。 ????人工魚礁、遠洋捕撈、標準化養殖……呼應我市正在構建的健康安全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科學合理的漁業增殖業、名優質良的水產種苗業、高附加值的水產加工業、裝備先進的海洋捕撈業五大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我市海洋與漁業部門負責人表示,五大體系成型后,青島將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全市水產品總量到125萬噸,漁業總產值500億元的目標。(韓光亮) |
上一篇:建設藍色經濟區 青島當好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