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鮮花追思逝者以文明告慰故人 ——清明節島城市民祭祀活動新風撲面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前昨兩日,青島迎來了清明祭掃高峰。記者分別走訪了福寧紀念園、青島殯儀館等祭奠場所,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習慣于采取鮮花祭奠這一文明的方式,低碳綠色祭掃觀念正日漸深入人心。 ????在福寧紀念園,記者看到,“倡導綠色文明祭奠”、“為故人營造綠色溫馨家園”等標語隨處可見。排列有序的故人墓碑綠樹鮮花掩 ????“綠色文明的祭掃方式既有賴于市民的主動踐行,也急需外力加以引導。”福寧園工作人員張元華不無感慨地說道。“福寧園園區內堅持做到 ‘常年草坪綠,四季有花開,節日無燒紙,石階無塵埃’,目的就是通過打造綠色溫馨的祭掃環境,引導前來掃墓的人們以更加文明低碳的方式祭奠故人。”對此,家住南昌路的市民朱先生感觸頗深。 ????朱先生是土生土長的田家村人,祖祖輩輩的墳頭都散落在浮山山頭。2009年政府整治浮山散亂墳頭的工程將朱先生的家族墳“請”進了公益性墓地——福寧園南苑。“自打搬進來,這燒紙磕頭的老習俗也改了。”朱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年,福寧園免費為前來祭掃的市民提供鮮花,自帶的燒紙香火一律不得帶入。“今年雖然不送花了,但咱也領悟到綠色祭祀的好處。這不,今年我提前買了束花。說實話,過去燒香燒紙的方式既不環保也不符合文明城市的要求,現在這里環境綠化都很好,政府也引導我們文明祭掃,老百姓都很支持。”據福寧園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滿足今年前來祭奠市民購買鮮花的需求,福寧園提前預訂了5000束鮮花,既有普通束花,也有插在花泥里的盆花,從近兩日銷售情況看,都十分受歡迎。 ????在青島市殯儀館,記者遇見了前來掃墓的孫女士一家。與往年一樣,孫女士分別為已故的三位親人買了一束花。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她既沒買紙香也沒準備魚蝦水果等貢品,一家人在故人骨灰盒前簡單悼念后便離去了,與殯儀館焚燒區內一派煙熏火燎的場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每年上墳準備貢品鋪張浪費不說,燒紙燒錢還污染環境,人也搞得灰頭土臉,與青島這座文明城市的定位和要求極不相符。這些舊俗是時候改改了。” ????其實,歷史上的清明節本就是個綠色的節日。水清山明,鶯飛草長,“渡頭翠柳艷明媚”,古代詩人素以綠色描繪清明。在現代文明社會,還原清明節的綠色之本也是符合低碳文明的時代精神的。以綠色環保的方式追遠懷人,讓清明節洗卻煙塵,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呼吁以鮮花取代焚燒和燃放鞭炮的祭掃方式,還只是“表面功夫”,如何在尊重傳統文化訴求和建設現代文明之間找到平衡,方是長遠之計。(李莉莉) ????花香氣濃了煙火味淡了 ????昨日,市南團區委組織了30多名大學生和普通市民來到福寧園,在園里撿拾垃圾和勸阻市民不文明行為。但是在園里轉了幾圈之后,志愿者們發現,隨著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都用鮮花祭奠,他們一天下來之后覺得“很清閑”。 ????遠洋船員學院大二學生、志愿者趙冬冬說,他們一大早來到福寧園后,一直沒有發現焚燒紙錢的行為。在志愿服務活動前,他們還特意一起商量了如何勸阻市民焚燒紙錢、往地上灑酒等行為,但是這些都沒有派上用場。“一個上午下來,除了撿拾一些食品包裝袋外,我們幾乎沒有動過口勸人,清閑得有點超出想象。” ????與趙冬冬有一樣感受的還有青島大學大二學生、志愿者董偉健。在一天的志愿服務活動中,董偉健干得最多的就是幫人抬鮮花。由于不少市民買了整盆的鮮花,董偉健常常會被前來祭奠的市民要求幫忙抬花。“真是與我之前看到的報道大不一樣啊,有的市民在園區里抽煙,我們還沒走到跟前勸阻,他們就立刻把煙掐掉并連聲道歉,還有的市民自己隨身帶了垃圾袋,把產生的垃圾都裝進袋子,我感覺我們這些志愿者可以‘下崗’了。”董偉健笑著告訴記者。(賈臻) ????火險止于文明 ????清明小長假頭兩天,多場山火使森林防火成為關注焦點。由于島城天氣極度干旱,極易引發火災,清明節期間構筑防火墻還須文明祭奠。 ????市森林公安局的數據顯示,每年清明節前后一周都是森林火災高發期,原因就是掃墓人群中的燒紙祭奠。這一時期,火災次數和影響程度均明顯高于平時。尤其是今年,青島天氣極度干旱,自去年秋天開始,青島市僅有一場有效降雨,各區市的森林、尤其是林下枯草已經到了見火就著的程度。 ????防火責任,重于泰山。盡管目前市森林公安部門的5000多名護林員,對各大小山頭進行24小時值守,但杜絕森林火患仍需文明祭奠給力。只有每個人心中繃緊防火安全弦,才能防患于未然。(韓光亮) |
上一篇:市民支持文明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