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上發電廠
“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以前是蠟燭,現在主要是煤炭,我市通過燒煤來發電。而從今年到2015年,我市將逐漸用上風電、潮汐能發電、波浪能發電等,“綠色電力”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居民家里去。在這些新名詞漸漸走向市民的同時,我市也會建立“綠色電力”購銷制度,鼓勵購買綠色電力。藍色經濟向海洋要能源 在青島市藍色經濟區改革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清晰地寫明,要“大力 培育海發展新能源,受到大家越來越多的關注。在今年的市“兩會”上,有市人大代表就提出,新能源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之一。而風力發電又是目前安全、環保、最具發展潛力、技術成熟的新能源行業,應將其作為重點突破口。 我市三面環海,具有較長的海岸線和得天獨厚的優勢,海上風能資源非常豐富,開發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將有效改善能源供應情況。日前,還有海洋專家提出,可以在海島上建設設施利用風能發電,加快風能利用示范,造福市民。潮汐能波浪能現島城 對于實施方案中提到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不少市民感覺有些陌生。對此,記者請教有關專家了解到,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其利用原理和水力發電相似。而波浪能顧名思義,利用波浪這個“富礦”來發電,海上浮標的上下左右晃動便可以發電,海水進出的儲水活塞也能發電。 今年1月份,國家首批海洋可再生能源項目在青島落戶,計劃將在我市建設潮流能和波浪能海上試驗與測試場。潮流能和潮汐能并非一回事,兩者同屬于海洋能。在青島近海有著豐富資源的波浪能和潮流能開始嶄露頭角。很快,青島的海面水上水下都將有成百上千個“風車”在轉,島城市民很快將率先“嘗鮮”海洋能發電,享受清潔能源逐步替代高污染能源給城市帶來的便利。今年將替代10萬噸煤 在利用新能源方面,藍色經濟發展也列出了清晰的發展目標,到2013年海洋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重點發展風能等,適時發展潮汐能、波浪能示范項目。這意味著,在兩三年之內,我們有望用上“波浪起伏電”。 不過,風電很快就會“刮”進市民家。今年,我市將實現風電裝機規模15萬千瓦,替代常規能源10萬噸標準煤。 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0萬千瓦和14萬噸。到2015年,兩個數字將分別達到40萬千瓦和28萬噸。 據悉,在此過程中,我市將加強新能源發電并網管理,協助電網企業做好電網的規劃和建設,逐步建立綠色電力購銷制度,鼓勵購買綠色電力。記者 鞏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