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wǎng)北京3月31日電(記者唐志強)日本核危機暴發(fā)以來,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數(shù)次宣稱,地震和海嘯規(guī)模“出乎意料”。不過,早在2007年,一些研究人員便提醒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存在遭遇海嘯破壞的風險,但東電沒有采取防護措施。 一些分析師說,日本政府對核電站運營監(jiān)管不力也是這次核危機暴發(fā)的因素之一。 日本政府29日承認災前“準備不足”,承諾重新評估核安全標準。 無視 20 這一事件引發(fā)日本國內對核電站安全的擔憂。東京電力工程師阪井年明(音譯)帶領研究團隊分析福島第一核電站安全狀況。 研究人員著重分析兩個問題。第一,地震觸發(fā)海嘯,襲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幾率多大?第二,按設計,第一核電站海堤可防6米高海浪,海浪超過這一高度的幾率多大? 阪井在2007年國際核工程會議上發(fā)布研究報告顯示,50年內,福島第一核電站遭遇高度超過6米海浪的幾率為大約10%。 報告說:“由于海嘯現(xiàn)象的不確定性,存在海浪高度超過(核電站)設計防護高度的可能。” 不過,東電沒有依據(jù)這一研究結果修正任何安全方案。 東電副社長武藤榮說:“一些人指出,海嘯規(guī)模可能超出我們料想,但我認為,專家沒有就這個觀點達成共識。” 日本東北部海域今年3月11日遭遇地震。地震觸發(fā)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遭遇的海浪高度大約為14米。 認錯 日本政府29日承認,先前缺乏足夠安全措施保證核電站免受地震和海嘯破壞。 “我們準備不充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29日說,“這場危機結束后,我們一定仔細檢查、深入評估”核安全標準。 首相菅直人當天說,核危機形勢“不可預測”,承諾政府將“以最高戒備狀態(tài)解決問題”。 為應對危機,東電工程人員一方面要向機組內注水,以冷卻反應堆;另一方面要從機組內抽出含有放射物質的“臟水”,使工程人員得以靠近,維修冷卻設備。 3名工人29日試圖在3號機組外安裝抽水泵時遭遇管道內涌出的“臟水”噴濺。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fā)言人西山英彥說,水滲入防護服,但3人快速洗去臟水,沒有受傷。 24日,兩名工人在3號機組渦輪間地下室鋪設電纜時,雙腳踩入“臟水”,被送往醫(yī)院救治。 |
上一篇:我國今日發(fā)表2010國防白皮書
下一篇:危機控制無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