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天晚上7時左右,青島四方火車站附近建筑工地傳來一聲驚叫,正在14樓墻外吊籃內施工的小李突然失足摔下,原本系在他身上的安全繩承受不住他的體重脫扣,小李徑直向樓下摔落。萬幸的是,墜落過程中,他接連撞上了保護網和腳手架。“好在受到這幾次緩沖,否則他很可能當場沒命。”小李的工友稱。 “剛才一群戴著安全帽的建筑工送來一名受重傷小伙,說是在四方火車站附近施工時,從14層高的樓下掉下來的。”前天晚上 “本來他身上是系著安全繩的,就是防備高空作業出現這種危險,也不知他身上的安全繩出了什么問題,沒能承受住他下墜的沖擊力,半空中突然脫扣了。”這名工友介紹,小李尖叫著向樓下墜落,幸虧半空中接連撞上了腳手架和保護網,緩沖了他從高空墜下的力量,最后小李還是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可能是腿部或者臀部先著地,上半身沒受重傷。”這名工友告訴記者,事發后,他們趕過去看小李神志還清,但因為劇痛,他已說不出話來。在場的工友們立即攔輛出租車,將他送往海慈醫院。 記者從醫護人員處了解到,初步檢查小李左腿多處骨折,骨盆骨折,盆腔內膀胱等泌尿器官也因為墜落受挫傷。昨天記者聯系海慈醫院了解到,醫護人員連夜為受傷小李做了手術,小李隨后被送進重癥監護室,現在生命體征平穩。 新聞延伸 工地工人—— 安全繩用六七年不換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工地時,從事高空作業的部分建筑工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安全繩和綁在身上的安全帶都是工地下發的,平時就堆在工棚里,也就是工人用的時候會自己看一下,要是發現破損就放下再挑一根。“很多安全繩都用了六七年了,我們也沒有專業設備能檢查。”從事高空作業的工人稱,有些工人雖掛著安全繩,但為活動方便,并不把安全繩按照規定在吊籃上固定好,有的工人只是在腰上隨便一拴,并沒有打上繩結。 生產廠家—— 最便宜安全繩2元一米 記者發現工地的安全繩上大多找不到商標或者生產廠家。記者隨后來到人民路、杭州路上多家勞保用品商店采訪,發現店里出售的安全繩有很多也都沒有正規商標和廠址。按照勞保用品商店老板的指點,記者聯系到泰州一家專門生產繩索的繩網廠,主管銷售的王經理告訴記者,以工地上最常使用的直徑14毫米的安全繩為例,他們生產的安全繩因為是國內品牌,每米只要2.6元,有些鄉鎮企業生產的安全繩每米只要2元,但國外品牌甚至要每米20元。他告訴記者,安全繩無所謂有效期,只要保存完好就可以繼續用。 安監部門—— 安全繩要求“三證齊全” 記者隨后從安監部門了解到,安全繩主要應用在建筑領域,主要由建管部門負責監管。工地使用的安全繩關系到工人的安全,首先要求三證齊全,即生產廠家要有生產許可證,安全繩還要有產品合格證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為了施工安全,工地安全員要定期檢驗,上級部門也會定期抽檢。 記者隨后聯系建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安全繩脫扣可能是產品質量有問題,也有可能是使用不當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建管部門對安全繩的直徑、材質和使用年限都有嚴格的規定,工地如果不能保證安全繩的安全,將受到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