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3月17日訊 今天下午,“民生在線”特別邀請了青島市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彭一念做客直播室,就圍繞“加快城鄉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進一步滿足市民健身需求”這一主題,與網民進行了互動交流。網談參與人數3142人次,網民有效發帖64個,彭局長現場回答網民提問41個。新聞網記者將在線下根據網民反映的熱點問題進行跟蹤追訪。
![]() 市體育局局長彭一念(一排右一)與網民在線交流 (攝影 周琦) 以下為本次網談實錄: 開場語: 主持人、各位網民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再次來到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和網民朋友在線交流,在這里我要感謝青島新聞網,感謝網民朋友一年來對我市體育發展的關心和支持。 青島市體育局作為青島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主要擔負組織我市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規劃發展及管理、體育外事工作、開展國際間體育交流與合作等職能工作。這些職能工作由機關內設8個處室和局屬12個單位共同擔當。 自去年《民生在線》開通至今,特別是在我們去年《民生在線》下線以來,就比較關注網絡輿情,安排專人每天搜集信息,看看群眾的反映,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群眾的問題。每天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到青島政務網的體育論壇瀏覽最近一段時期網民對一些事的看法和議論,去年為民辦的實事,其中許多來自網民的聲音、網民的建議。在這里,一方面,我向網民朋友們關心支持體育發展、誠懇提出意見建議表示衷心感謝;另一方面,希望網友朋友們對體育局各項工作給予更多監督意見,以便我們更好地改進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下面,就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廣大的網民朋友,請大家提問。 在線問答: 留言板 各級政府為百姓建設了一批體育健身工程,但是與日益增長的群眾健身需求還相差甚遠。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現存的舊城居住區人口密度大,活動空間狹小,群眾身邊健身場所少。象市北區膠州路以北到市南區西部一帶就沒有向居民開放的體育場所,不利于青島體育的全民發展,另一方面,在住宅小區建設中,《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住宅配套建設的文化體育設施,應當與居民住宅區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要求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更加劇了體育設施的匱乏程度,應構建親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保障市民的體育權利,進一步提高青島市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完善學校體育場地向公眾開放制度,對向公眾開放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給予財政支持,為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單位辦理有關責任保險。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分時間段,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騰出或開辟體育設施,為市民參加體育鍛煉創造條件。 彭一念 謝謝你的建議。我們作為體育主管部門會積極的與規劃部門協調,按照《體育法》和《健全民身條例》的要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為市民留出足夠的體育鍛煉空間,為市民建設功能較好的健身場地。 作為體育部門我們也在積極協調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的工作,由于學校的特殊性,此項工作還需要各個部門的進一步協調和努力,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體育設施會較好的滿足市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