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某超市資料圖 卡夫餅干斷供聯合超市,益力多斷供沃爾瑪……零供關系的重重矛盾已浮出水面,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嚴重擠壓代理商的生存空間,代理商話語權盡失已是不爭的事實。于是,各地的代理商商會紛紛涌現,代理商們期盼通過抱團的方式壯大力量,從而向勢力龐大的零售巨頭們“叫板”。不過,昨天的青島代理商商會籌備會議頗為冷清,受邀的50多名代理商中僅有兩人到場。代理商的出路究竟在哪?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200萬銷售額超市收80萬 徐立(化名)代理皮鞋品牌向島城多家超市供貨已經10年有余,對超市的收費狀況尤其清楚。退回10幾年前,外資超市還沒引入,內資超市也只是收取代理商合理的扣點,像徐立的皮鞋只收取不到15%的銷售收入。“但是外資超市一進入就變了,各家超市費用都逐漸變成了兩塊,一塊是前臺費用,也就是合同中規定的扣點;另一塊是后臺費用,在合同中沒有規定,或者只是模糊界定,在實際執行中產生的費用。”徐立說,前臺費用比較明確,只是漲勢過于兇猛,十幾年下來,已從16%漲到30%,也就是銷售額的30%要歸超市所有。而后臺費用更是巧立名目,開戶費、新品進場費、新店開張費、老店翻新費、節慶費、周年費、年度促銷費、新店讓利費、DM海報費、堆頭費等數十項,現在疊加起來,外資超市能收到10%。徐立算了一下,在收費較高的外資超市店里,年銷售額200萬元,光交給超市的錢就得80萬元左右,“現在已經沒利潤了,就剩形象宣傳了。” 代理商進場條件苛刻 不僅僅是外資超市,在其帶動下,內資超市的收費情況也大致相同,只是收多收少而已。島城多家大商場、超市供體育戶外用品的丁彭(化名)也有一肚子怨言,單店年銷售額100萬至150萬,正常的扣點為20%至25%,而進場費等后臺費用也要5萬至10萬不等。“不光亂收費、高收費,還處處‘受氣’。”丁彭口中的“受氣”因素很多,包括商場提出的“保底銷售額”,如果完不成就要扣代理商的錢;每逢商場促銷打折,不管代理商心里是否樂意,都得硬著頭皮打折,多數時候,商場仍然收取正常的扣點,而損失的利潤只能由代理商自負;此外還有遙遙無期的回款。一般代理商都要先向廠家買下貨品,然后供給商場、超市等零售商,但零售商占押貨款是出了名的,雖然合同說好1個月回款,但很多時候都得倆月。“另一個月的時間要用來‘對賬’。”丁彭說。 亂收費每年在增加 雖然代理商們一肚子苦水,但面對擁有廣闊渠道的強大零售商,依然不得不低下頭。昨日,中國代理商聯盟在青島組織召開代理商商會籌備會議,受邀的50多名代理商中,僅有兩人到場。“參會的代理商這么少,說明零售商的勢力實在太大了,代理商根本不敢站出來伸冤、爭取權益,長此以往,不僅擾亂了整個行業,也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中國代理商聯盟主席樊曉軍表示,目前超市發展不平衡,出現惡性競爭,不少超市不以批零差價獲取合理利潤,而是靠對供貨商收費支撐利潤,其惡果就是物價上漲。超市的苛捐雜費每年都在增加,無利可圖的代理商只能調高物價來填自己的荷包,甚至還會出現造假、摻假的產品,最終受苦的還是消費者。 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單正國則對記者表示,以他多年的維權經驗,超市各種“變相收費”在近幾年中不斷遞增,并且從票證上體現不出來,供貨商即使維權也很難舉證,多數只能忍著,少數干脆“撤退”。 山東成立5家相關商會 “如果能順利成立代理商商會,一方面抱團的代理商力量強大起來,可以與零售商爭奪話語權,另一方面,由商會向執法部門提供一些信息,幫助執法部門管理市場,這將對抑制、平衡物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樊曉軍認為,代理商勢單力薄,一個代理商對大超市來說可有可無,但數十個代理商如果聯合起來,分量就相當重了。目前,全國已經成立了60多家代理商商會,包括山東省5家。“山西代理商聯合會的做法是聯合起來和新超市談合同,爭取合理權益,阻止費用上漲;濟南是聯合工商部門制定標準合同,克制超市亂收費。”樊曉軍表示,代理商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聯合起來應對強勢終端,必要時統一行動,采取集體斷貨予以反擊。另外,國家也應該出臺相應法律法規,為超市亂收費畫上一個句號。(記者 王婷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