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 “把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歸結為三峽工程影響,缺乏科學依據,也不會得到科學界認同?!比珖f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峽工程僅對周邊地區氣候有些許影響,但微不足道。
三峽使局地降水量增加
但影響范圍有限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烈榮告訴記者,三峽水庫給當地帶來的變化,就是湖北、重慶部分地區的水面增加了1500平方公里左右,水面蒸發范圍大了,局部地區降水量增加了,但范圍極其有限。三峽周邊區域比三峽水庫面積大幾千、幾萬倍,其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
原國家環??偩謱彶橥ㄟ^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對三峽水庫形成后的氣候問題作了科學分析,基本結論是:三峽建庫后,對庫區及鄰近區域溫度、濕度、風和霧的影響范圍一般不超過10公里。
三峽增加了水分的內循環
但無法影響大范圍的氣候
專家介紹,就自然降雨而言,大氣中的水分循環包括外循環和內循環,外循環即按地球自轉規律水汽隨大氣環流進行輸送的循環,內循環即局部區域內大氣局地環流中的水分循環。
鄭國光告訴記者,從氣象學的角度看,三峽工程建成增加了水分的內循環,而大區域范圍的水分外循環并不會因為局部地區的地表改變而改變。外循環對降水的影響占95%,內循環對降水的影響僅占5%左右。
他指出,把這種微調作用和大氣環流異常引起的大范圍高溫熱浪、極端干旱、區域暴雨洪澇聯系起來,沒有科學依據。
長期從事水利問題研究的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三峽大壩形成的是狹長的條形湖,少量的水汽只能影響到局部地區氣候。就如同某個城市的小湖,周圍可能涼快一點,水汽高一點,晝夜溫差小一點,但無法影響大范圍的氣候?!?/p>
三峽使冬季增溫不足0.5℃
夏季降溫不足0.3℃
而在氣溫方面,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重點實驗室的王國慶教授表示,大面積水體替代陸地,確實將對區域氣溫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其作用總體表現在對氣溫的“緩沖”和“調節”上,通過升高最低氣溫、降低最高氣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氣溫的日差以及年內變差和年際差異。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根據三峽蓄水前后的氣候監測資料分析表明,三峽水庫對氣溫的影響是冬季增溫不足0.5℃,夏季有降溫不足0.3℃。
“就地質危害而言,經過強化治理,十年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大幅減少,該治理的治理了,有隱患的消除了,實現了十年地質災害人員‘零傷亡’?!崩盍覙s說。
游客行走在小三峽“仿古棧道”上。巫山小三峽由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構成,是三峽旅游線路的主要景區之一。三峽工程蓄水156米后,小三峽原有的古棧道沒于水下。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