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大頭條 > 正文

破壞力超20個汶川

1
青島新聞網 2011-03-12 05:48:18 新華網    新聞報料

  昨日,日本川內,一名男子躲在書店的桌子下面。日本東北部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

2009年1月 哥斯達黎加發生較強震感地震。資料圖片

2009年5月 洪都拉斯,7.1級地震。 資料圖片

2010年1月 海地,7級地震。 資料圖片

  日本氣象廳昨日表示,當天下午發生的日本東北-關東大地震達里氏8.8級,是日本地震記錄史上震級最高的一次,為在板塊交界處發生的逆斷層型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原地震首席預報員孫士鋐昨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地震的破壞力相當于20多個汶川地震。

  地震主因

  板塊交界處發生逆斷層

  昨日,日本氣象廳說,此次地震與9日發生在日本東北地區的里氏7.3級地震屬于同一地震機制。因此,9日的地震可能是前兆性地震,而本次地震是主震。

  “斷層有可能從東北地區沿海延伸到關東地區沿海,長達數百公里,”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科科長橫山博文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

  他說,剛發生里氏7級以上地震后緊接著又發生巨大地震的案例前所未有,此次地震屬于“特異事例”。

  就茨城縣海域緊接著發生的地震,橫山博文說:“這也許屬于余震,不過也有可能是單獨發生的。”

  橫山博文說,海嘯的第二波、第三波有可能變得更高,第一波海嘯沒有到達的地方也有可能遭遇巨大海嘯襲擊,希望市民暫時躲避到30米高處。

  能量估算

  1個8級地震=30個7級地震

  昨天發生在日本的8.8級地震成了有地震記錄以來僅次于它的最大地震之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原地震首席預報員孫士鋐昨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日本8.8級地震,與去年發生在智利的8.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一樣的。

  對于8.8級地震到底有多大的破壞力,孫士鋐表示,地震能量在地球內部衰減得很快,要估算到底有多大的能量,現在還做不到。但一般來說,靜態推算下,一個8級地震相當于30個7級地震,一個7級地震相當于30個6級地震,也就是說,一個8級地震相當于900個6級地震。

  而當年美國在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力量,相當于一個5.6級地震。資料顯示,當時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8.8萬余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余人,全市7.6萬幢建筑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孫士鋐說,日本地震的破壞力,相當于20多個汶川地震。

  【名詞解釋】

  逆斷層是地震構造中斷層的一種,為上盤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主要由水平擠壓而形成。至于斷層,則是地下巖層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著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這是引發地震的主要原因。

  ■ 釋疑

  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引發海嘯

  據新華社電日本東北地區昨日下午發生強烈地震后,印尼氣象部門隨即發出海嘯警報,中國國家海洋預報臺也表示,這次地震可能會在震中周圍數百公里范圍內引發區域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有時浪高達數十米。這種“水墻”運動速度極快,破壞力巨大。1960年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就沖擊了整個太平洋。

  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歷史記錄顯示,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地震海嘯的產生還會受海底地震震源斷層、震源區水深條件、震級、震源深度等條件影響。

  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會引發大海嘯。中國地震局統計資料顯示,在1.5萬次海底構造地震中,大約只有100次引起海嘯。一些專家則認為,引發海嘯的地震震級一般在里氏6.5級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內。

  ■ 科普

  地震震級如何測定

  震級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級。依據釋放能量多少,地震分為不同震級,震級越高,釋放能量越多,破壞力越大。

  世界常用“里氏震級”標準區分地震震級。“里氏震級”最初由地震學家查爾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技術學院公布。

  全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其中大約5萬次可被感知,每年可造成破壞的地震約有1000次,而里氏7級以上大地震平均一年發生十幾次。

  低于里氏2.5級的地震,人們通常不易察覺,稱為小震或微震;里氏2.5級至里氏4.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有感地震;5級以上、6級以下地震稱為中強震;超過6級稱為強烈地震,可對建筑物造成損害;7級以上地震稱為大地震,破壞力巨大,受損區域通常可達震中周邊數百公里。(新華社)

  ■ 解讀

  日本地震與盈江地震無關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杰表示,地球活動處在活躍期

  本報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杰昨日表示,日本8.8級地震與盈江地震無關,并對即將到來的“超級月亮”是否會引發地震作出回應,他認為,月球近地會造成潮汐變化,這種外因對地震有一定觸發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

  兩次地震所涉運動板塊不同

  對于大家所關心的,日本8.8級地震是否與前日盈江發生的5.8級地震有關,劉杰表示,兩次地震沒有關聯。

  據他介紹,此次日本8.8級地震是歐亞板塊與環太平洋板塊運動造成的,而盈江地震則是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活動所引發。

  對于盈江5.8級地震情況,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員表示,目前來看余震要比正常的5.8級地震顯得要多,當地的地震活動還比較活躍。但根據現在的情況判斷,短期內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超級月亮”引發地震?

  據此前海外媒體報道,本月19日是月球自1992年以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天,而2004年12月發生的印尼海嘯導致數十萬居民喪生,而兩周后就出現了月球近地點。網絡隨即傳出屆時月球會給地球帶來地震、火山噴發之類的極端天氣的說法。

  劉杰在通氣會上對此作出解釋,他表示,3月19日這個“近地點”的時間點是確實存在的。他解釋說,月球接近地球時受引力作用會引起地球的潮汐變化。“但這只是一個外力作用”。

  劉杰解釋說,“超級月亮”會引起地震只是把外力當做了主因。

  尚不能僅此推斷屆時還將發生大地震,“這是做不出大地震預報的。只能說這種外因能夠觸發地震。”

  地球活動處在活躍期

  自去年以來,全球地震災害不斷,大家一直懷疑地球是不是被調成“振動”了。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專家也給出了解釋,從目前掌握的近百年觀測資料顯示,地球是處在活躍期,但由于缺乏更長期的觀測資料,所以從更長時間段來說,難以判斷。

  據介紹,根據近百年的觀測記錄,地球活動是有活躍期和平靜期的區別。1905年到1923年,1950年到1965年分別是兩次地震頻發階段。地震臺網認為,從2004年印尼海嘯發生后,地球進入了第三次地震頻發期。

  “去年是智利8.8級大地震,今年是日本的8.8級,我們認為是從2004年開始進入的頻發期。”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杰補充說道,前兩次地震頻發階段基本都要持續十年以上,地球活動現在仍處在活躍期。

-

相關閱讀

上一篇:福島核電站可能發生泄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定襄县| 正安县| 巴林右旗| 哈巴河县| 桐梓县| 宝坻区| 阿拉善右旗| 蓬溪县| 南涧| 卓资县| 水富县| 武安市| 白玉县| 元阳县| 七台河市| 皮山县| 宣化县| 交口县| 柳林县| 淳化县| 盈江县| 龙江县| 都兰县| 泾川县| 西乡县| 万载县| 定远县| 彰武县| 顺平县| 四会市| 项城市| 达拉特旗| 云梦县| 科尔| 南康市| 青川县| 乌鲁木齐县| 虎林市| 新宁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