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內蒙古、新疆等地區“三牧”問題受到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得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去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促進牧民增收,從2011年起在內蒙古、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和云南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三牧”問題,即牧區、牧業、牧民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擁有廣大草原牧區省區的干部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牧區、牧業、牧民始終是衡量草原牧業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標尺。尤其在邊遠的少數民族聚居的以農牧業為支柱產業的欠發達區,“三牧”經濟發展程度直接關乎著農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牧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目標的實現。今年兩會上,來自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的多名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三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令“三牧”問題成為兩會的一個“熱點”——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院長白音門德認為:“如何在保護草原生態的同時,保障繼續為國家提供優質安全的畜產品供應,保障牧區牧民收入穩定增長,牧區社會事業長足進步,是內蒙古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問題。建議中央和各級政府加大扶持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牧區規模化養殖、半農半牧區發展種草養畜、牧區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的力度,從根本上解決‘三牧’存在的問題。”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艾努瓦爾表示:“國家要把‘三牧’放到與‘三農’同等重要位置。切實把解決‘三牧’問題提到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從全國發展戰略上重新安排和部署牧區工作。”他建議,國家設置‘三牧’行政管理機構,設畜牧草皮管理部或在農業部下設‘畜牧草原管理局’為二級局,從體制、機制上保證牧區管理,促進牧區發展速度。實施好牧民定居工程,制定定居規劃,確定定居標準,研究定居方向,幫助牧民改變生產、生活方式。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莎娜說:“目前中央財政和內蒙古財政的資金都已經到位,下一步各地基層政府有必要做一些認真細致的工作,對牧民收入情況、草場租賃情況等進行逐一檢查,逐一核實,根據實際情況給貧困牧民發放補貼。” 3月7日下午,在民族界委員駐地舉行的聯組討論會上,國家民委黨組書記、副主任楊傳堂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之后說:“‘三牧’工作與‘三農’工作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目前發展少數民族事業五年規劃也正在加緊制定,國家也正繼續加大政策協調力度,努力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他還透露,為了推動牧區科學發展,中央已經會簽有關加快牧區發展意見。發改委、國家民委等有關部門參與了調研,報告近期即將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