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象中沒有最美的橋,就隨便畫了座木橋。”“我畫的是城市立交橋,從來沒去過江南水鄉。”作為今年省外高校藝術專業測試青島考點的最后一所學校,中央美術學院的專業測試昨天在華夏職教中心舉行,近1700名考生在這里向國內頂尖美院發起了沖擊。隨著中央美院的測試于今天中午結束,持續近一個月的藝考大幕也隨之落下,對藝考生來說,路跑了、錢花了、身心也都累了,不過等待他們的不是放松,而是文化課的沖刺。 中央美院壓軸測試 作為國內美術專業頂尖學校,中央美術學院一直都在每年的專業測試中壓軸出場。據了解,今年在青島考點共有近1700名考生報考,比去年的2000余人有所減少。今年中央美院在全國設有8個考點,除北京考點對考生戶籍有限定外,其他7個考點都允許考生自由選擇,由于青島考點其他高校的專業測試已于上月結束,不少考生都分流到無錫、蘭州等考點。 考生同畫“最美橋” 昨天中午11時30分,記者在青島考點華夏職教中心外看到,報考建筑學專業的考生神色凝重地走出考場,“讓畫心目中最美的一座橋,還要有都市風景和樹木。”來自菏澤的考生田言順告訴記者,自己畫的是一座立交橋,“過去半年里,我幾乎都在濟南學畫畫,畫室外就是濟南的臘山立交橋。”“你覺得這座橋美在哪里呢?”記者問田言順。“哪有美不美的,只能畫最熟悉的了。”這名菏澤考生坦言。 部分考生傻了眼 相比于田言順可以整天看到立交橋,濱州的考生徐雯則有些失落和發蒙,作為應屆生,她一直在北京的畫室里進行專業訓練,盡管頤和園等各種公園里古橋遍地,但緊張的復習讓她無暇顧及,“我只是憑我自己的想像畫了座木橋。”徐雯告訴記者,她從來沒有畫過橋,她報考的專業是中央美院的建筑學,但畫室里的老師也從來沒有針對性地輔導如何畫好建筑。 都不敢保證得高分 對應屆考生來說,畫橋確實有些難度,但對在報名考生中占大多數的復讀生來說,畫橋也不是件容易事,已經復讀4年的考生小孟可以清晰地記得去年、前年以及大前年的考試內容,但她也不敢保證自己畫的立交橋可以得高分。除了建筑學要求考生畫橋外,設計專業的題目是餐桌一角,男女兩人一蹲一站,加上適當的場景。 一個肉夾饃就是午餐 昨天中午,記者在華夏職教中心大門外看到,臨近中午的時候,烤地瓜、肉夾饃、麻辣串等各種小吃攤將門口擠了個滿滿當當。考生走出考場后便徑直走向這些小攤點,一個烤地瓜或者一個肉夾饃就是他們的午餐,在校門口站到1點多再開始下午的考試。 到外地考試能省則省 “一個肉夾饃能吃飽嗎?”面對記者采訪,已離家十余天的菏澤女考生小薛眼圈有些發紅,“已經習慣了。”小薛在風中吃完手中的肉夾饃后說。小薛告訴記者,參加中央美院考試之前,她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濰坊考試,先后參加了貴州大學、延邊大學、燕山大學等近10所高校的考試,在青島則參加了西安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兩場考試,“差不多考了有14場吧。”小薛表示,學美術本來花費就不小,不好意思讓父母再陪著到處考試,在外邊考試這幾天也是能省則省,“在濰坊大部分時間和同學一起住每天15元的小旅館,吃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考場外買著吃,一個火燒、一個煎餅果子都能吃飽。”小薛說,就是這樣省,半個多月她也已經花掉了家里上萬元錢。 考生感覺“接近崩潰” “終于考完了。”在青島17中的考生小穆看來,東奔西走參加考試的勞頓沒有多累,讓她受不了的是考試的壓力,“這種壓力要一直持續十余天。”小穆說半個月來自己一直處于考試的緊張中,壓得她都要喘不過氣來了。已經是第5年參加高考的臨沂考生高遠告訴記者,盡管他為了中央美院夢復讀了5年,但從去年開始他感到自己的壓力到了崩潰的邊緣,“今年一定要走,考上哪里就去哪里,決不再復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