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題:“十二五”民生“緊箍咒”贏得代表委員叫好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年均增長3.3%,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不低于7%……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以約束性指標的形式為政府解決民生問題戴上了“緊箍咒”,贏得與會代表委員叫好。
????“這實際上是政府對百姓的莊嚴承諾。”來自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的全國政協委員郭汝斌說,設定約束性指標,使我們在邁步時不僅目標更加明確、容易操作,而且便于來自各界的監督檢查。
????相比“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設定了12個約束性指標,比“十一五”規劃多了4個,且其中一半關乎民生。李洪程委員說,對于政府而言,這是一種鞭策,對于民眾而言,傳遞的是信心。
????與多個民生指標紛紛上浮相比,“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未來五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降為7%。李洪程委員說,數字的一升一降間,體現的是政府適當調控發展速度、控制發展規模、著力改善民生的思路轉變。
????“發展是硬道理,但是發展的速度必須根據國家的情況來制定,不是說發展越快越好,而是要讓人民得到實惠、讓人民感到幸福、讓民生得到改善,顯然,政府已經對此有了清晰判斷。”李洪程委員說。
????然而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國務院參事車書劍舉例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數字。”但他坦言,盡管中央在加強保障房建設方面連續出臺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實時仍會遇到阻力。
????他建議,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要加大對地方的督辦力度,確保政策得到落實。對于執行不力的,堅決予以問責。
????這種看法得到全國人大代表汪紀戎的認同:“現在關鍵是要把這些約束性指標分解下去,由各級政府抓好落實。中央應加強對各級政府的考核力度,確保這些指標得以實現。”(記者 崔靜、華春雨、余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