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進品法官(左)在辦公室接待慕名找他咨詢法律問題的當地村民(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 攝 ????新華網昆明3月2日電(記者 劉娟)他是當地最有學問的“秀才”。有著4年法學理論專業素養的他,畢業后選擇回鄉,在無量山深處少數民族聚集區域扎下根來,就再也不愿意離開。 ????他是全縣最善于用民族語言辦案的法官。身著制服,腳穿膠鞋,長年行走在山路上;背著國徽、拿著條幅,用民族語言互致問候,為山區百姓執掌法律公平。 ????他喜歡在情理范圍內用法的精神推進鄉土社會進程。年近不惑的他,沒辦過驚天動地的大案要案,卻化解過數千件“雞毛蒜皮”的糾紛,理順了轄區內各民族的家長里短。 ????18年間,云南省南澗彝族自治縣公郎法庭庭長龍進品,這個扎根云南基層法庭時間最長的大學生法官,把自己放在了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是百姓沉甸甸的信任。 ????志向,堅定地投向大山 ????與36歲在家務農的弟弟龍進忠相比,龍進品的膚色同樣黝黑。不同的是,他鼻梁上架著一副無框眼鏡,穿著一身藏藍色制服,讓這個有著鄉土氣息的農家子弟,身上透著一股儒雅。 ????1989年夏天,龍進品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學,成為公郎鎮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全村熱鬧起來,就像在過年。 ????家庭的貧困,讓龍進品的求學之路倍感壓力。母親長久體弱多病,靠著父親在工地上背水泥掙錢,龍進品才得以完成4年大學學業。 ????4年后,龍進品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與“人往高處走”的世間常態不同,龍進品決定回到家鄉工作。不久后,他被分到最基層的馬鹿田法庭。一年后,調入公郎法庭。 ????這個決定,讓很多人看不明白?!霸诔啥甲x了那么多年書,現在回到村子里,這個大學怕是白讀了。”那時,鄉親們竊竊私語。沒有解釋,沒有猶豫,龍進品回來了,一頭扎回到了無量山腳下的公郎法庭。 ????這是大理州最南邊的法庭。龍進品依然記得,1994年初到這里時,只有5間土木結構的小平房,1部手搖電話機,3張辦公桌,4把椅子,還有開庭時給當事人坐的8個小凳子。 ????那時,農村人缺乏法律意識,當地很多人常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釀成命案?!霸谥袊绞秦毟F落后的地方,越是需要法律,越需要公平正義。”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從龍進品心底升起。 ????龍進品決定,通過自己的力量,給沖突更好的解決方式;通過自己的調解,避免更多的慘劇發生。這一做,就做了18年。 ????作為龍進品的同齡人,公郎鎮黨委書記李曉華回憶說,龍進品回鄉那個年代,能夠在縣里工作的本科生很少,到鄉鎮去更是罕見。18年中,南澗縣法院六成左右的工作人員,曾經在公郎法庭與龍進品做過同事。待得最長時間的,與龍進品共事了7年。 ????同事們像流水,來了又走了。龍進品卻像個鐵釘,釘在了公郎法庭。直到2010年11月,龍進品一直是這個法庭唯一的審判員。 ????近三年來,龍進品每年辦案100多件,一個人承擔了南澗縣法院近四分之一的民商事案件;18年來,他辦理過1200多個訴訟案件,從立案、審判到執行再到接訪,他什么都得管。 ????“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在這個地方土生土長,回來還能給家鄉做點貢獻。”龍進品說,“雖然公郎法庭物質條件困難,但一樣的辦案,對我來說差距不大?!?/p> |
上一篇:網友文章:以自由的名義損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