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網絡的興起,網上購物成為一大風潮,然而在這互不相見的網絡交易中,處處布滿了“陷阱”,稍有不慎可能一腳踏空。在3·15消費者日來臨前,多名市民向早報記者反映網購被騙經歷。市民劉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稀里糊涂地進了 “釣魚”網站,轉瞬間4180元進了騙子腰包,氣得他直跺腳,直呼網絡陷阱防不勝防。 本想淘個便宜筆記本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想買一臺筆記本電腦,2月26日在網上看 劉先生當時也沒太多顧慮,就加“園園”為好友,提出商品上架他要看看貨,對方立即給了他一個網站鏈接,劉先生進入后覺得滿意就拍下。劉先生點開后,發現是個跟淘寶網一模一樣的網站,他也沒有多想就按照購物付款流程進行付款,隨后顯示成功轉到“快錢”賬戶,他立即通知了“園園”付款成功,可是對方卻說“卡單了”,讓他重新操作一次。 劉先生查詢銀行賬戶發現4180元已經被劃走了,就告訴對方卡里余額不足了,沒想到對方立即下了線,不再理會他,還把他拖進了黑名單,劉先生急出了一身汗,覺得事情不妙。 進的原來是釣魚網站 “我之后想想覺得疑點重重,再次回到淘寶網搜尋,發現這家網店不見了,我這才覺得自己被騙了。”劉先生說,他對比了對方發給他的網站,發現原來是個“釣魚”網站,做的跟淘寶網幾乎一模一樣,當他到銀行申請停止這筆交易時,被告知交易已經完成了,他只能自認倒霉。安全專家提醒網民,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識,在進行網購和網絡支付時,提防盜號木馬和支付病毒,在進行網絡交易時,一定要甄別網站的真假,不要隨意點開店家發來的鏈接和圖片,在支付交易時盡量選擇可靠的簽名認證服務。(記者 吳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