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山東省衛生廳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稱,2011年國家基本藥物集中采購首批擬中標的藥品生產企業204個,擬中標產品454個。擬中標產品價格比國家發改委零售指導價下降63.51%,其中,西藥323個,價格下降66.67%;中藥131個,價格下降55.8%。 ????隨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一步步實施,各方利益的改變和調整也將開始…… ????中成藥集中招標采購面臨無奈 ????“我平常吃的六味地黃丸,都是選宛西、同仁堂生產的,這次卻沒有。”家住甸柳新村五期的徐永平先生,看完公示的產品目錄后表示,一些中成藥的價格雖然低了,可群眾認可的知名品牌卻沒招進來。 ????中成藥目前尚無統一的硬性評價標準,只能靠品牌、療效、口碑等軟指標,已成為困擾“雙信制”的難題。一位始終參加招標過程的專家透漏:這次招標采購過程中,全國先后有300多個六味地黃丸參加申報,廠家太多、太亂,報價也從1元多,到100多元都有,質量、價格差幾十倍、上百倍。同一種藥品生產企業過多、過濫,使集中招標采購面臨無奈。 ????雖然每個企業投料標準不一樣,有的投放標準達到了中藥飲片要求,有的用“散貨”,但企業提供的“硬件”資料卻相差不大,在經濟技術標評審階段,很難分出勝負,一旦進入商務標競價,最終起作用的則是“價格為王”——價格最低者中標,就很難保證個別中標產品是質量、療效最好的,但也不能說明中標產品比知名品牌產品質量差。 ????政府:保證“物美價廉” ????“絕不會因藥價降下來了,引起患者用藥質量的下降。”據省基本藥物集中采購評標專家、省千佛山醫院藥學部主任蘇樂群介紹,這次藥品集中采購首次實行的“雙信封”制度,在經濟技術標評審階段,體現的就是“質量優先”;在商務標競價階段,保證在質量好的產品中選價格最低的,真正做到把質優價廉藥品送給群眾。 ????企業中標后需將擬供貨的藥品樣品送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對藥品的質量和供應一并負責。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完善基本藥物信息條形碼(電子監管碼)和藥品電子監管平臺,對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電子監管;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對基本藥物質量進行抽驗,必要時將抽檢藥品與備案樣品進行比對,對質量出現問題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懲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自今年4月1日起,將不采購未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及未使用基本藥物信息條形碼統一標識的企業供應的基本藥物。 ????同時,我省還將建立嚴格的誠信記錄和市場清退制度,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如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蓄意抬高價格或惡意壓低價格等違規行為,2年內不得參與我省任何藥品的招標采購,并對參與違法違規行為的采購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相關人員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并公開其不良記錄,接受社會監督。 ????藥店:目前影響不到1% ????目前,基本藥物的營業額占不到我們公司銷售收入的1%!據濟南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強介紹,經過一上午的認真比對,公司共涉及這次公示的基本藥物94個品規,其中30個已經停銷,40個中標價低于藥店零售價(其中,針劑24個),8個價格持平,20個中標價高于零售價,而公司共有8000-10000個品規的商品信息,正常經營的商品有6000多種。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長遠“人氣”變化影響仍有待關注。李強分析認為,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價格低,藥店不怕;藥店怕的是這種導向——市民大都認為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藥跟藥店同質同價了,購藥的渠道會逐漸從藥房轉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以藥養醫”將成歷史? ????“以后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藥房只有基本藥物了,醫生沒別的可開,‘大藥方’自然也就沒了!”蘇樂群認為,國家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核心是“藥品零加成、價格平進平出”,“以藥養醫”的局面也將成為歷史。省政府近期將出臺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具體補償辦法,以保證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的收入、待遇不受影響,這也從根本上掃除了開“大藥方”的經濟、人為因素干擾。 ????同時,政府主管部門將利用建立和規范基本藥物采購機制,通過實行單病種付費、臨床路徑管理等配套改革措施,引導和規范基層醫務人員用藥行為;通過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推進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中在基層普遍使用,利用信息系統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用藥行為進行監管。 |